朱力远 (高级编辑)

对我而言,“科学是太太,文学是情人”。

朱力远

 

朱力远

南方周末高级编辑

“对我而言,‘科学是太太,文学是情人’。”

故事:

南方周末科学版的编辑朱力远结婚前说“科学是太太,文学是情人”,随着年龄见长,“情人”似乎都跑光了,最终跟他厮守的还是太太。他是理工男,又是作协会员。有一次,他说《俄国思想家》里引用了三次契诃夫。“要不要打赌?”有人不服,下电子书一查,果然就三次!他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过好几篇关于契诃夫的文章!。

 

我们办公室坐了三个人,其中有两位,时不时收到作家协会寄来的“会员通讯”,科学版编辑朱力远是其中一位。

朱力远主持的南方周末科学版,视野开阔,眼光独到,在地震科学、认知心理学、生物技术、医疗卫生等学科最新进展的公共传播方面,保持着一贯的关注和较高的水准,获得科学界和新闻界同行的赞誉。

经常有人问他,“你的会员是花了多少钱买的?”这是开玩笑。朱力远写过诗,写过剧本,写过长篇小说(他搞文学的时候,用的是笔名朱也旷)。虽然在文学创作方面不是特别成功——十年前出版的小说现在还有一大摞放在办公室的橱柜里——但就像炒股的炒成股东,炒房的炒成了房东一样,朱力远在磨练他的小说技艺的时候,一不小心成了契诃夫专家。

有一次在办公室聊天,不知怎么扯起以赛亚·柏林来,他说《俄国思想家》里引用了三次契诃夫。“要不要打赌?”有人表示不服,下载了电子书一看,果然索引里就三次!他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过好几篇关于契诃夫的文章哟。

契诃夫说:“医生是我的职业,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朱力远在结婚前则说“科学是太太,文学是情人”,现在,随着年龄见长,“情人”似乎都跑光了,最终要跟他厮守终生的,还是太太。

报社是文科生扎堆的地方。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朱力远,在报社就像一只蝙蝠混进了一群麻雀。在他看来,文科生容易上当受骗,容易相信伪科学。这倒是实情。他根据外电的报道,在官方正式发布消息前,就判断出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罕见的地震,受到报社内一帮记者的膜拜。但当他坚持说“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反对把那些搞预测的民间科学家当作悲情英雄来报道时,文科生们又不膜拜他了。其实朱力远本人学的就是固体地球物理,大学毕业后又在地震局工作过,诸科学领域中,在报社内部他对地震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有位资深的科学记者就说过,“科技传谣”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个尴尬现实,也就是说,科技新闻报里有很多不靠谱的。科学报道怎样才能避免传播伪科学?朱力远的心得是,要依赖权威杂志的科学论文。凡是自称有所发明的,必须有论文为证。曾经有一家著名的大医院,慕名邀请朱力远去报道他们的一位专家的科研成就。朱力远检索过其论文之后,认为并不符合科学报道的标准,就拒绝了。

在这个专业分工特别细的年代,谁都不敢说,哪一个领域的文章都能看懂。朱力远编的科学报道,横跨多个学科,高水平的报道很多,这个且不必说。重点是,他从来没有“失身”过,他编发的报道,还没有哪一篇受到过专家的质疑。没有对自然科学诸领域的深入了解,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仅凭这一点,就可引以为傲了。

 

评点:朱力远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又有人文方面的素养,他还是南方周末科学报道探索的主要操作者。科学版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展现了他和同事对于在专业性的科学报道和大众趣味之间进行有效传播的努力,二是展现了在理性的科学精神中加入温暖的人文精神的努力,这样,使得科学报道有了一种独特的美和动人的地方。——南方周末综合副刊部执行总监 刘小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