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怎么看刘慈欣的《赡养人类》?

普通人都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有所认识,于是对经济学不是全然一无所知,然而又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却因此而自以为全懂。大刘的小说《赡养人类》中展现出来的观念正是如此。

责任编辑:刘小磊

刘慈欣(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普通人都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有所认识,于是对经济学不是全然一无所知,然而又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却因此而自以为全懂。大刘的小说《赡养人类》中展现出来的观念正是如此。

在展开评论之前,为免“大刘”粉丝的误解,要先澄清一下:我对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的评价是他的短篇小说其实比长篇小说更好。这一点,我发表在《南方周末》“2015年我的书单”上列的第一本书就是大刘的《镜子》可作证明。也就是说,我这篇评论并不针对大刘,而只是就事论事地针对《赡养人类》这一篇小说。

《赡养人类》在大刘的短篇小说里应该算是蛮有名气的,因为悬念感强,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它很好地“迎合”了一般人的仇富情绪。以思想而论,其实它不过是“私有制、资本主义是造成贫富悬殊的根源”观点的翻版,要是写成议论文,大概只会泯然于一大堆左愤言论之中,大刘将之写成科幻小说,却因其想象力之奇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小说梗概

这篇小说以一个职业杀手“滑膛”的经历为主线。地球上的富人们突然向穷人大肆派钱,另一面却又雇用“滑膛”去杀害某些穷人。随着剧情发展,悬念逐步解开。原来外星人要占领地球,以澳大利亚为圈养人类的“保留地”(这个情节后来在《三体》里再次出现),而外星人给予每个人类都一样的“赡养”标准——是他们调查到的地球上能活着的最穷者的“最低生活标准”。富人为此拼命把钱分发给穷人,以图提高“最低生活标准”。但个别穷人“宁穷不屈”,不肯拿他们的钱,于是他们要雇用杀手把这些“死硬分子”杀掉。

但外星人为什么会制定如此古怪的赡养标准呢?原来他们来自一个彻底推行私有制、严格保护私有产权的文明(“第一地球”),结果贫富不断分化,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上,最终整个地球都被一人(“终产者”)独占。那里连空气的使用量也被机器(“执法单元”)精确量度,严格收费。其他人的财富渐渐耗尽在购买空气上,为了减少消耗空气而不外出工作,就更加没有收入,更加越来越买不起空气,恶性循环。最终,一部分人活活窒息而死,其余人拼死冲出户外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太多人“违法”导致“终产者”不便依靠机器惩罚所有人,而是将他们都驱逐离开“第一地球”。他们于是到处寻找新的地球落足,并执意要推行那人人享有一样的“最低生活标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