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巨婴国》:99.9%的中国人都是“巨婴”

真相显而易见,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看不到。

责任编辑:朱晓佳 实习生 陈佳敏

《一九四二》中,国民党军需官蹂躏17岁的姑娘前,先让她“像老妈子一样”伺候自己洗脚。武志红看到这里,脑中蹦出了“巨婴”这个词。(网络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02月1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武志红:为什么非得按科学主义研究心理学 争议中的《巨婴国》》)

真相显而易见,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看不到。

伦敦曾有个画派做了个展览,看展的人很惊讶:天空是蓝色的,你为什么画成红色呢?

画师走了,抬头一看,伦敦的天空就是红色的,因为那时污染非常厉害。

——武志红

电影《一九四二》有个场景:肥头大耳的国民党军需官躺在妓院炕上,蹂躏17岁的姑娘前,先让她“像老妈子一样”伺候自己洗脚。2012年12月,心理学家武志红看到这一幕,脑子里蹦出来个词:“巨婴”。

“有这个概念后,我觉得我们国家大多数人都像巨婴,就有了‘巨婴国’概念。”武志红说。他将“巨婴”定义为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以前的成年人,并认为这些人普遍具有病态共生、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的心理,这些心理造就了当下的“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家庭”和逼婚等现象。

这些思考,也是武志红对一个困扰了自己二十年的问题的解答。1995年,武志红还在北京大学读大二,就下定决心要“搞明白人是怎么回事”。他做心理热线接话员,考心理学研究生,一心想当心理咨询师。然而,读研期间,武志红被诊断为抑郁症,因此延迟一年毕业。起初他向外界寻求帮助,收效甚微,索性“在抑郁体验里头待着,不断触碰抑郁的情绪,和它在一起”。

他写日记,解析自己的梦,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认识自己。这样过了两年,他突然觉得心里千万条拧着的河流突然贯通了。

这段时间,有一个梦长期困扰着武志红。他或者回到高中,面对数学不知所措;或回到研究生四年级(因抑郁症多读了一年),为毕业忧心不已。2013年初,他又做了这样的梦,却在梦中觉察这将是最后一次。那时,他自信对“巨婴国”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