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歌手万晓利:“音乐已经够我受的了”

朋友们一面感慨“晓利其实挺会说话”,一面又调侃“晓利的笑容还是这么害羞”。二十年倏忽而逝,按万晓利的说法,他变了,也没变。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2017年11月5日,在万晓利新专辑《天秤之舟》的发布会上,他和民谣圈朋友们又聚在了一起。在台上集体合影时,万晓利站在最后一排,努力往后躲。旁边的台湾音乐人万芳只好做一个托手示意的动作,仿佛在提示主角的位置。(万晓利工作室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音乐已经够我受的了” 民谣歌手万晓利的倏忽二十年》)

朋友们一面感慨“晓利其实挺会说话”,一面又调侃“晓利的笑容还是这么害羞”。二十年倏忽而逝,按万晓利的说法,他变了,也没变。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

“你真的愿意那么写下去吗?这是你心里的承受力。你真的能经受得起这种千呼万唤吗?”万晓利反问。他相信这不过是道路选择的问题:“殊途同归,最后都一样,作为人来说这个层面就是一生。”

2013年底搬家到杭州后,万晓利和民谣圈的朋友聚少离多。他眼看要发布第四张专辑《天秤之舟/牙齿,菠菜和豆腐与诗人,流浪汉和门徒》,出道刚好20年,大家就撺掇他把发布会办成聚会。

结果,聚会的排场比万晓利想象得大,足足能容纳400个观众。从前他肯定会抗拒,但从2015年发布上张专辑《太阳看起来圆圆的》开始,他就不再独自演出,身边有了乐队。“不是我一个人了,大家真的需要我去配合。”万晓利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万晓利把发布会的筹备事项交给女儿万畅,就安心地写歌去了。

2017年11月5日,十二位民谣歌手陆续来到杭州。前一天,老狼早早开始彩排,戏称自己唱的是“养生民谣”。自称万晓利“头号粉丝”的宋冬野最年轻,积极地招呼现场歌迷,签名拍照。李志最晚到,“有个小演出,去赚钱了”。周云蓬的导盲犬熊熊在舞台周围蹿上蹿下,一下扑到了宋冬野怀里。

当天万晓利唱了六首新歌。其他人接着上台,唱歌,谈陈年旧事,讲彼此如何结识。台湾音乐人万芳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与大家相识最晚,她在发布会上调侃:“很多人说,你是现在才认识他们,他们现在都不烟不酒了”。

人们察觉,万晓利近几年变化不小,戒了烟酒,更愿意和人交流。“以前他是局促地躲着你,现在他是局促地跟你说话。”宋冬野曾一本正经地告诉媒体。

演出前,万晓利不时抽空去后台打坐。他似乎不大适应做主人,舞台上头集体合影时,他站在最后一排,努力往后躲。旁边的万芳只好做一个托手示意的动作,仿佛在提示主角的位置。

接受视频采访时,万晓利双手攥着话筒线不住揉搓。摄影师刚提醒“万总,这话筒有些接触不良”,那话筒线就啪嗒一下掉在地上。“可能还是有些紧张。”“万总”仓皇地拾起话筒,一脸尴尬的微笑。

朋友们一面感慨“晓利其实挺会说话”,一面又调侃“晓利的笑容还是这么害羞”。二十年倏忽而逝,按万晓利的说法,他变了,也没变。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

“哥们儿一起跳个舞吧!”

1990年代中期,校园民谣还广受欢迎,邯郸磁县人万晓利和无数青年一起进了北京。他在酒厂上班,早早结婚生子,一个月挣170块钱,妻子在厂里做经销,工资比他略高。他“大门不出”地自学古典吉他,买琴攒了几个月工资,一次性支出六百多块钱。

1995年开始,万晓利每年去一趟北京,随身带着自己写的二十多首歌,“目的只有一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