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洲故事”,却发生在广州 纪录片《广州梦工厂》中的“巧克力城”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中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已经认不出来这是当初见到的中国了。为什么它不会发生在非洲呢?”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居住在广州的非洲人有1.1万多人,主要包括留学生和商人两大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曾在其本国接受过高等教育。(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4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这是一个非洲故事”,却发生在广州 纪录片《广州梦工厂》中的“巧克力城”》)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中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已经认不出来这是当初见到的中国了。为什么它不会发生在非洲呢?”

25年前在西非国家加纳工作时,美国导演克里斯蒂娜·贝杰利买到一把心仪的菜刀。几年前她想再买一把,却发现那里的商品都变成了“中国制造”。

贝杰利有点担忧,但加纳商贩们兴奋地讲述中国带来的商机,又令她心生好奇。“也许中国掌握着让非洲发达的关键?”

2011年夏天,贝杰利和制片人艾瑞卡·马库斯来到华南,“被广州的商业、发展和交通所震惊”。每年有近50万非洲人穿梭于祖国和广州,有些人甚至在广州定居。小北路周边几公里形成了非洲人社区,那里一度被称为“巧克力城”。

此后几年,贝杰利和马库斯往返加纳和中国,记录那些在中国谋生的非洲“梦想家”。由此拍成的纪录片《广州梦工厂》,在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展映。中国观众最具代表性的反馈是:“我知道广州有很多黑人,但从来不了解他们的故事。”一位教师帮非洲来的学生租房,房东一听是非裔就拒绝了。

贝杰利在广州遇到的非洲人却很少主动谈论种族歧视。“如果他们没有讲述关于种族的事情,那就不是他们的头号问题”。贝杰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更常听到的是“没工作”和“签证就是一切”,工作、签证与居住才是大麻烦。

从“111路公交车”到“中国奥巴马”

尼日利亚青年埃米带贝杰利乘缆车登上白云山。“升得越高,就越感觉会摔个粉碎。”埃米恐高,但俯瞰天河区和白云区,还是心满意足地夸赞,“非常美,非常好。我在尼日利亚看到的中国,和我来之后看到的完全不同。”

埃米2006年来到广州,和大多数非洲人相仿,目的是寻找生意机会。他后来却成了“尼日利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