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入海排污口,仅8%获批海纳百川,何成纳万污

结合海洋督察发现,全国审批的入海排污口五百七十余个,仅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8%,疑似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2000个,约占1/4。

责任编辑:汪韬

结合海洋督察发现,全国审批的入海排污口五百七十余个,仅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8%。(罗逸爵/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15日《南方周末》)

结合海洋督察发现,全国审批的入海排污口五百七十余个,仅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8%,疑似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2000个,约占1/4。

实际的陆源污染源恐怕还要更多——仅宁波市一地就排查出了1131个入海排污口。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与排污口设置管理监督相关的,原本分散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水利部、农业部等多部委的职能,将统一划归给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

每一处陆源入海排污口开闸放水,蓝色海洋的浪花都要微颤着后退一下。

在北起辽宁鸭绿江,南至广西北仑河口,绵延1.8万公里的中国海岸线上,2018年1月,国家海洋局首次披露,有9600个陆源入海污染源(7500个入海排污口,余为入海河流、排涝口等)正向大海吐出污水,平均每2公里海岸线就有一个。

结合海洋督察发现,全国审批的入海排污口五百七十余个,仅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8%,疑似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2000个,约占1/4,主要位于海洋保护区、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水域等生态敏感区域。

在中国近海,目之所及的海滩越发难觅清澈碧水,大抵就与这些暗流涌动的排海污染相关。伴随着潮起潮落,废水被吸进了大海的肚子。而海洋并非默默不语,年均暴发60次赤潮、超过3.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呈劣四类,都是大海的抗诉。

底数不清、集体排查、部门交叉、机构改革……陆地上的污染防治故事,正在海洋上演。

福尔摩斯般的寻踪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熟悉海洋环保的人都知道这句话。

追踪海边的污染源,往往得具备福尔摩斯一般的临场观察、分析、判断的技巧,因为一些企业把偷排管道埋在地下。

颜色是最简单的线索。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志愿者杨振华获得了一段视频:乘快艇沿新沂河向挡潮闸外驶去时,整个入海口处的海面都是砖红色污水。

但大部分时候的寻找则是徒劳无功。

2018年3月8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望着近岸滩涂被排污口冲出的带状水流,环保组织天津绿领的调查员张国兵有些激动。追踪环渤海陆源污染物近一年,他还是第一次在现场看到直排入海的排污口。

大量设在海岸的排污口被划进工厂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