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潮为何卷土重来

2015年融资环境好的时候,不少企业选择短债长用,通过“滚债”将规模做大,但是这个过程往往会使得这些企业的负债率很高,一旦遇到了去杠杆、强监管的宏观背景,就会出现债务危机。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总部。2018年5月21日,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华信发行的“17沪华信SCP002”债券违约。(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6月14日《南方周末》)

2015年融资环境好的时候,不少企业选择短债长用,通过“滚债”将规模做大,但是这个过程往往会使得这些企业的负债率很高,一旦遇到了去杠杆、强监管的宏观背景,就会出现债务危机。

“如果你不扩张的话,外界看不到你的发展势头,融资就会比较困难;但如果盲目扩张,单靠自身的造血功能,是很难提供充足的现金流的。”

2018年6月2日,“16凯迪债”无法支付利息,成为凯迪生态(000939.SZ)今年第二只违约的债券,也是今年市场出现的第22只违约债券。

根据wind统计,今年发生的22起债券违约事件,涉及发行主体18家,合计债券余额约202亿元。而在2017年同期,违约的债券仅有9只,合计规模也仅为72亿元。

据《财经》杂志报道,在76.97万亿元的债券余额中,有24.56%的债券将会在一年内到期,15%的债券到期日集中在2018年6月份,对于各发行主体来说,依然有不小的偿债压力。

6月11日,凯迪生态再度发布公告,梳理了从2018年3月15日至今未能偿清的债务,涉及近40家贷款单位,总计超过17.9亿元人民币。

与往年相似,2018年的违约主体依然集中在钢铁、煤炭、化工等“两高一剩”行业。违约主体也多深陷短债长用、盲目扩张、应收账款难回笼、破产重组等困境之中。

除了自身原因外,去杠杆、强监管的外部环境,也使不少“举债发展”的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增高的难题。当债券到期,新的资金无法到位,违约债券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破“刚性兑付”

在中国的债券市场中,“违约”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4年前,由*ST超日发行的“11超日债”无法支付利息,打破了中国债券市场“零违约”的神话。

Wind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6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债券余额13.4亿元;2015年,违约债券的数量增加到23只,总额为125.5亿元;2016年的债券违约迎来第一个高潮,78只债券违约,涉及发行人共34家,违约金额达到393亿元,是此前两年违约总额的3倍。

到了2017年这个增长势头得以缓解,违约债券的合计债券余额为375.9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同时违约债券的数量则大幅度减少,仅有49只。

从违约主体的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打了头阵,并且一直都是违约的主角,而央企和地方国企则是逐步“入局”。资料显示,2014年发生违约的均为民营企业;2015年以来,央企及其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