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如何提升自身能力 庄爱玲:给别人一杯水,你得有一桶水

“做公益,没有自己的诉求与私利,都是为了公众利益,干吗不去透明呢!”

责任编辑:吕宗恕

庄爱玲(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见证了中国公益事业三十年的发展,庄爱玲将公益支持机构称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组织在台子上跳舞,支持机构就是台子底下的一只脚,虽然看不见,但如果把这只脚拿掉,台子就会塌下去!”

“做公益,没有自己的诉求与私利,都是为了公众利益,干吗不去透明呢!”

19年前,一个体重才七十多斤的瘦弱女子庄爱玲,心里却揣着一个大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创建一家提升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支持机构。多年后,这个梦想成真了。2004年5月20日,中国首个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公益支持机构: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映绿”)在黄浦江畔落地成立,创始人是庄爱玲。

公益是助人自助的事业,助人者通过协助受助者提升自身的能力,摆脱困境,得以成长,而助人者在助人的过程,自身也同时获得成长。如果公益组织要可持续地服务社会,在“给别人一杯水”之前,“你得先有一桶水”。

通过14年持续不断的公益组织能力建设,映绿服务的机构超过了3000家,服务的公益组织管理超过了2万人,培养了一批公益行业的领军机构和优秀公益人才。映绿自己也成了公益支持的品牌机构,也是国内少有的5A级公益支持机构。

截至南方周末发稿时,映绿正在筹划为提升公益组织能力构思新的陪伴成长计划。

哈佛肯尼迪学院的“中国门徒”

2002年7月6日,庄爱玲带着九岁的儿子到了纽约,两天后朋友开着车将母子俩送到了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她将在这里的肯尼迪政府学院(Harvard University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以下简称“肯尼迪学院”)开始一年的学习生涯,启动她的寻梦之旅。

肯尼迪学院有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两个硕士专业,学制一般为两年。但也有一个学制一年的MPA学位,是为那些具有丰富实务与管理经验的申请者设立的。庄爱玲就是其中之一,在进入肯尼迪学院之前,她已有12年公益实践经验。

而故事的开始似乎有点意外。

事情要从庄爱玲1987年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三年后,在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英美文学硕士期间的“机缘巧合”说起。当时她选修了一门“圣经文学”课程。授课教授是丁光训先生的夫人郭秀梅先生。由于她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课堂便从南大校园搬到了她家二楼的小客厅。课间休息时,丁先生时常会进来和庄爱玲及另一位同学聊聊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