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数基金会为何“不资助”?

中国多数基金会不资助,自己做事,这是一个和世界潮流相逆的情况。“全世界的基金会都是发钱的,是供给资源的机构,中国的基金会是吸金器,一千多亿捐款主要是被基金会拿走了。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汪陈晨

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副院长胡小军在中国基金会论坛长沙城市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晗/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19日《南方周末》)

中国多数基金会不资助,自己做事,这是一个和世界潮流相逆的情况。“全世界的基金会都是发钱的,是供给资源的机构,中国的基金会是吸金器,一千多亿捐款主要是被基金会拿走了。

中国基金会目前处在一个恶性循环圈:没钱,不资助,自己来做。在没钱资助草根组织、提供专业支持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堆行业问题:“人才奇缺”“专业水准不足”“观念陈旧”“效率不高”等等。

当你想成立一个慈善组织,在中国你有三个选择,基金会、社会团体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在传统印象中,基金会偏重于财产的管理、社团偏重于团队的共同意愿、社会服务结构偏重于提供社会服务。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在北上广深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基金会究竟主要在做什么?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2018年7月6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湖南峰会在湖南长沙举行,这个主题为&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