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产业、就业、教育”四轮驱动 碧桂园:搭建“四库”助力9省14县贫困县脱贫

慈善是仁爱之心,扶贫是善行义举。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作为世界500强、中国地产行业龙头企业,碧桂园集团在精准扶贫路上从未缺席,从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款算起,碧桂园共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过42亿元,累计受益近20万人次。2018年以来,碧桂园将精准扶贫提升到主业高度,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等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在整县帮扶广东英德基础上,从全国选取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等13个贫困县,进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结对帮扶。

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会

一次性帮扶全国13县,这在全国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尚属首例。据统计,碧桂园目前已在全国9省14县展开结对帮扶工作,搭建起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四轮驱动”大扶贫体系,力争在2020年前助力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说:“作为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碧桂园为能深入参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事业而深感荣幸。”

精准扶贫大手笔 带动9省14县上万人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日,碧桂园集团联动各级政府,启动了全国9省14个帮扶县的就业扶贫统一招聘行动,为贫困户推介全国1.2万个就业岗位,并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只要贫困户愿意工作,就送岗位;愿意工作但没有技术,就送免费培训。”碧桂园给出的实实在在承诺,让贫困户倍感振奋。“他们说到做到,不仅教乡亲们技术,还帮咱们给企业牵线搭桥找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贫困村民黄金剑兴奋地说,他报名参加了碧桂园在县里办的免费培训班,学了电工的课程内容,“我以前是干家电修理的,收入很少,而且社会变化太快,技术已经跟不上了时代了,现在碧桂园送技术上门,我经过系统性学习后,掌握了不少新技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2018年7月24日碧桂园举办的首批专场招聘会上,黄金剑早早就来到现场。招聘会上的不少企业都有电工需求,他鼓起勇气参加了几家公司的招聘,最终进入了拟录取名单,等待进一步确认录用。“希望今后每个月都能有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父母年纪大了,我有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这场“粤桂扶贫协作,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碧桂园·深圳市坪山区精准扶贫田东县专场招聘会”由广东省扶贫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主办,碧桂园集团、深圳市坪山区政府、田东县政府承办,以“政企联手扶贫”的方式,为当地贫困群众送工作岗位到家门口,提高贫困户就业积极性,使贫困群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招聘会上,碧桂园集团属下物业公司、新零售品牌凤凰优选、碧桂园百色营销、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公司参加,提供物业管理员、销售顾问、策划等就业岗位数两千五百多个,当天入场求职人数上千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求职者五百多人。此外,碧桂园还针对即将就业的岗位开展培训,让贫困户边培训边上岗,有效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正如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宋宗约所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碧桂园集团践行党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方针,有力整合各方资源,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助力当地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一家优秀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截至7月底,碧桂园在14个帮扶县共举办技能培训98场,培训5995人次;举办招聘会11场,成功招聘1551人次。

党建引领扶贫 为贫困村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党旗飘扬在扶贫一线。碧桂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精准扶贫中突出党建元素,发挥党组织超强的动员能力,完善基层支部组织,推进思想扶贫,增强内生脱贫动力,让党的旗帜、“红色基因”引领乡村振兴,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碧桂园已在14个帮扶县建立或正在建立一线扶贫党支部。

2018年7月11日,一个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帮扶队伍——碧桂园佛肇区域帮扶专项小组来到英德市大洞镇。小组成员们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大洞镇调研,而今夏南方的大雨让帮扶之路更加困难重重。“记得7号那天,老天没有‘优待’我们,倾盆大雨下个不停;8号下乡调研,天气愈加‘变本加厉’,差点回不了家。但是天气再恶劣也不能影响我们,环节一个接一个推进,任务一项接一项完成,风雨无阻……”帮扶专项小组成员张巧玲在她的扶贫心得中写道。

广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美丽乡村建设中

“大洞镇是生态镇,这里的瓜果清甜,蜂蜜纯天然,但由于青年劳动力流失,许多田地已经荒废,好的农产品也‘远在深山无人知’。”帮扶专项小组成员谢少容说,他们在前期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正在与村委、村干部共同推进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探索搭建农产品长期对外销售渠道,帮助当地贫困农户增收。

“我们还在城市里发起了一项‘果蔬爱心认购活动’,碧桂园的员工、业主、合作方纷纷参与。短短3天,3000斤来自大洞镇各贫困村的爱心农产品,包括西瓜、南瓜、玉米、蜂蜜等被爱心认购完毕。”谢少容说,搭建农产品销售渠道“谋长远”,举办认购等活动“解燃眉”,这“长效+主题”帮扶的模式,正是碧桂园在党建引领下建立起的精准扶贫科学模式。依靠党建引领扶贫,不仅为贫困户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也让当地村民逐渐相信,就算不外出打工,脚踏实地、自食其力地发展生态农业,也一定能够勤劳致富。

走在大洞镇村里泥土路上,帮扶专项小组成员林国妹看到孩子们在放肆玩闹,到处是忙碌劳作的老人,她有些感慨,“希望我们能带给他们更多帮助,帮助这里的孩子们不再受制于环境,能够快乐健康成长,未来为家乡多做贡献。”

产业扶贫特色模式 为贫困村成功“造血”

精准扶贫,贵在“精”,重在“准”。碧桂园导入自身产业链优势资源,引入外部优势产业,在产业扶贫战略中统筹推进绿色苗木扶贫、现代农业扶贫、消费扶贫、绿色建筑产业扶贫等特色模式,落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理念,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驶上“快车道”。

目前,碧桂园已在10个贫困县开展苗木产业扶贫,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专业苗圃农场,由碧桂园派驻技术人员,免费对村民进行培训,并按照市场价提供种苗,引导村民成立苗木合作社作为发展平台。村民则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苗木栽培达到一定条件后,由碧桂园按市场价或保护价收购。由于苗木成本较大,碧桂园为农户垫付50%—90%的种苗款,农户卖了之后再还本,赚钱归农户,还本后发展下一批苗木时可以再借。这种“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先进模式,让农户尝到了甜头。

广东省清远市树山村村民第一次接触苗木种植时,既感到兴奋,又难免怀疑。当碧桂园给村民们送来种苗,大家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种苗木真能赚钱吗?村支书罗世煌在碧桂园的鼓励下,带头种植,花500元种了一亩,收成后纯利润达到了7000元。这个消息在乡间炸开了锅,村民们全都相信了,蜂拥加入苗木种植队伍。

广西田东苗木产业扶贫,村民领取扶贫苗木。

“八年前树山村还是污水横流,泥砖房破旧,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如今的村子通水通电、新房林立、苗木茵茵,村子年产出超230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达7万元。”罗世煌感慨地说,在碧桂园的帮助下,树山村形成了以苗木种植绿色产业为龙头,集住房改造、饮水、道路、电网、通信为一体的“一带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打造出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样板工程。

在大力推进苗木、消费、建筑等特色扶贫的同时,碧桂园正开足马力发展现代农业。在2018年6月15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与国内外17家合作单位成功签约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产业发展联盟,促进沿线各国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该公司牵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成立了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对此表示充分肯定:“碧桂园农业投资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将对这项技术起到关键性作用。”

碧桂园还联动新零售凤凰优选开展两种模式的产业扶贫,一是通过门店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通过消费扶贫带动脱贫;二是集团计划在14县建立420家凤凰优选门店,可为贫困户提供840个就业岗位。

教育扶贫 让扶智成为“拔穷根”的根本途径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碧桂园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经统计,在碧桂园帮扶的9省14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共有64977名贫困学子,其中因学致贫人数达到5941人。

位于龙泉镇的龙泉学校,是碧桂园援建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项目之一。这项工程正在昼夜不停地施工,要保证在9月开学前投入使用,让龙泉的孩子们能尽早使用新宿舍和教学楼。“孩子们开学后就再也不用二十几个人挤在一个三四平米的会议室当做宿舍住了!”项目负责人说。目前,碧桂园已在全国多个贫困村援建学校,以“扶智”为根本帮助贫困地区“拔穷根”。

实际上,碧桂园在教育扶贫事业上已深耕多年。1997年初,身家几百万的杨国强就捐资100万匿名创办“仲明大学生助学基金”。2002年,当时身家5个亿的杨国强出资2.6亿元,创办了全国首座全免费高中——国华纪念中学。2007年,杨国强又出资5500万元创办了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并捐资2500万实施“雨露计划”,系统培训农村籍退伍军人,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2013年,杨国强出资4.5亿元创办了全国唯一全免费的大专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至今已改变一千多个家庭贫困命运。2017年,杨国强捐款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为顺德区内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帮助,已帮扶1472名顺德区贫困学子。十多年来,杨国强先后向清华、北大、中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捐款超过3亿元成立奖学金,帮助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就是出生在贫困农民家庭的杨国强坚守的初心。

王永琨是一家机器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年少时,他曾因家徒四壁差点辍学。而如今,他的公司已在自动物流机器人行业中排行前列,正在进行A轮融资。对王永琨而言,人生就是从2006年进入杨国强所创办的国华纪念中学开始改写。

“来到国华之前,我家境贫寒,和母亲相依为命,那时的我敏感而自卑。是国华让阳光照进了我的内心,有勇气坦然面对人生。”王永琨在国华提供的“全免费”教育环境中逐渐成长成才。2009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随后保研继续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在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做过实习生。毕业后,他放弃了跨国公司的高薪offer,与4名同窗开始创业,主攻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控制导航技术。他说,之所以义无反顾选择创业,是因为至今铭记杨国强叔叔那句话:“对人好,对社会好,希望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2018年7月3日,杨国强创办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迎来了第二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杨国强为大家颁发毕业证,鼓励大家立志拼搏,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2018年,该学院350名学生实现全部就业,其中20名优秀学子毕业即获得万元月薪。从2014年9月正式开学至今,该学院已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个省(自治区)招收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1420人,对他们实行全免费教育,即全额资助学费、教材费、食宿费、服装费、床上用品费、学习用品费等,并补助寒暑假探亲往返路费。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创办人杨国强(左)为优秀毕业生标兵颁发证书

立责于心,责以致远。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对人民、对历史做出的庄重承诺;帮助33.6万人脱贫奔小康,则是碧桂园对党、国家和民族的承诺。未来,碧桂园还将通过14县的扶贫经验形成“四库”,即产业资源库、就业岗位库、专家智库、贫困户动态数据库,以便持续跟踪贫困户实现永续脱贫,助力国家打好精准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