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李娟:不是你反对的就是不好的

“天边远远的地方有很多连绵起伏的白云,就说云真好看,那么白,天空那么蓝。他们说那不是云,那是雪山,我终于知道世界上还有和大地不一样的东西,是高山。”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本文首发于2018年10月4日《南方周末》)

“天边远远的地方有很多连绵起伏的白云,就说云真好看,那么白,天空那么蓝。他们说那不是云,那是雪山,我终于知道世界上还有和大地不一样的东西,是高山。”

作家李娟的新书《遥远的向日葵地》写到了十年前,她和母亲在乌伦古河南岸耕种向日葵地的往事。这本散文集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2018年9月20日,鲁迅文学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颁奖仪式,其授奖词写道:

李娟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遥远的向日葵地》中,那块令人忧心的年年歉收的田地,不竭地生长着天真的喜悦。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2018年3月,李娟应花城出版社之邀,在广州和深圳少有地出席数场读者见面会。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她身穿着鲜红色外套,发言颇为慎重,有时思索一个词汇良久后放弃:“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娟看重自己的“文字工作者”身份,力求准确,害怕被误解。她认为,许多采访只是为了印证对方的判断,而不是真正想与她沟通,挖掘出新东西。她希望写出每个人都有的共同之物,“而不是刻意搞一些与众不同的,尽量不去写奇崛的文字”。

“我觉得共同的东西才是永远的。”李娟还在寻求自己最想要的感觉,“反正就是写,然后再修改,再写,再修改,无法一气呵成,修改到看起来一气呵成的状态就好了。写到激动的时候,赶紧要停下来,干点别的事情,然后冷静下来再写。”

“写作是一个创造……不仅创造出文字,而是一种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更好状态。”李娟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在两次采访中,她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创作观念。

以下为李娟的口述。

阅读可以打开相反的东西

我觉得我选择成为作家,可能是天生的吧。我一开始就做出这个选择,不像别人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权衡利弊选了一个理想。

我小时候就喜欢阅读。我从小说话不利索,五岁都说不清楚,但心里什么都知道。一年级突然发现我可以阅读了,我认得很多字。这种交流比聊天更方便、更舒适,所以我喜欢读书。只要是文字我通通都读,胡吃海塞那样读,可能读几年就能分出好歹,知道什么样的东西不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