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抻开历史的褶皱

“但是更多的人都掉进了历史的褶皱里,我们现在做的可能就是尽可能抻一抻能摸到的这一块儿,从褶皱里把那些人还原出来。”这些人,不独是中国科学家,也有瑞典、德国、丹麦的参与者。

责任编辑:孙凌宇

点击阅读: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荒漠绝响, 无问西东(上)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荒漠绝响, 无问西东(上)

“但是更多的人都掉进了历史的褶皱里,我们现在做的可能就是尽可能抻一抻能摸到的这一块儿,从褶皱里把那些人还原出来。”这些人,不独是中国科学家,也有瑞典、德国、丹麦的参与者。

写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过程里,我时常不够严谨地简称其为“西北科考”,有实习生初次听到,错当成“科举考试”,我哑然。

抛开这段子,若不是年初副主编杨子发这个选题给我,1927年出发成行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于我也是完全陌生的。

3月,去北京大学静园参观“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西北科学考查团九十周年纪念展”,算是头一次开始接触西北科考。泛黄的黑白老照片,斯文·赫定在荒漠和胡杨林的速写图,还有现场播放的瑞方当时拍摄的珍贵影像,恍恍惚惚,有一点拨动心弦,但依然对那八年混沌而不解其真味。

半年之后,我和北大考古系的博士朋友说起,他说对这段历史他也是一知半解,我一面对自己的无知有些释然,一面暗想:这样一段称得上可歌可泣的历史,就这样湮埋在故纸堆里,连专业人士也与之隔绝。正常吗?

这样的疑问,后来在逐步深入时,也时常泛起。

譬如,身在北京的我迫切地想知道,还有哪些这次考查所得的采集品、资料和遗存,是面向公众开放、展出,让我们能近距离了解的?

丁道衡发现的白云鄂博,山高水远;居延汉简,安置在台湾;黄文弼搜集的文物、资料、报告,有许多由中国社科院赠予了国博,许多还躺在社科院考古所的档案室里……

“似乎只有西直门的古动物博物馆里,能看到袁复礼先生挖掘出的恐龙化石,(以飨观众)?”我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张九辰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