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即时配送行业报告:外卖占8成,面临人员管理等四大难点

11月1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文简称“中物联”)、美团点评和罗戈研究院在北京联合发布《2018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据悉,这是国内首部针对即时配送这一新兴领域的行业报告。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已成为新时代新物流的重要标志。报告显示,2017年即时配送行业年收入突破800亿元,外卖市场的高速发展是即时配送订单增长的最重要推力,预计2018年订单量将超过120亿件,活跃用户将超过3.6亿人;与此同时,行业仍然面临人员流动性大、供需平衡难匹配、行业自律待加强等等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完善。

即时配送订单超过80%依然是外卖

报告指出,区别于仓配、快递等传统物流,即时物流是指配送时长在45分钟甚至30分钟以内、具有即时性和非计划性、以生活圈为半径、覆盖范围通常在5公里以内的无中转环节、点对点服务。当前即时配送服务的主要场景有外卖、B2C零售、商超便利、生鲜宅配、快递及落地配末端配送、C2C配送需求等,弥补了传统快递、物流产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空白,满足了消费者对极速、准时配送的需求,也提升了商户的经营效率。

据统计,目前在即时配送订单中,超过80%依然是外卖品类。随着新零售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小象生鲜、盒马鲜生等新型超市的订单量增长迅速,达到8%。根据美团方面的数据,2017年美团配送网络配送的零售产品增长2.6倍,生鲜、水果增长最快,商家数量翻倍。

美团外卖配送事业部总经理魏巍介绍,即时配送将商户的配送从被动转换为主动,在零售业发展过程中,商户的配送总是“被动”一方,即时配送的兴起,则把零售配送带入了“主动”的专人配送阶段;虽然具有非计划性,但依靠即时配送的大数据和订单的电子化模式,商户能前置备货,节约成本,并满足用户的“紧急需求”。

不过,如何定义即时配送这一新兴业态,也一度成为报告编纂起草方遇到的一大难题。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对南都记者回应称,“报告将即时物流定义在同城5公里范围内、满足即时需求和准时送达服务的领域,一般谈到即时物流,主要指‘餐饮店/商家-顾客'这一段,但整体还是属于供应链的环节之一”,他认为,该领域中关于门店、微仓等前端仓储的模式不断丰富,还会涉及到B2B等相应物流形式,因此从供应链角度看,即时配送主要是前端客户消费拉动了后端整体供应链服务的提升,不能将即时物流简单理解为即时送达。

第三方运力平台多采用众包模式

南都记者注意到,报告对美团点评、饿了么等主要即时配送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进行了“解密”,提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撑,不仅提高了运作效率和准确性,还解决了“庞大订单量与时效极致要求”之间的矛盾。

据介绍,外卖平台的自建物流早期通常采用自营模式,即平台直接管理配送员,与配送员签订劳动合同;在拓展市场阶段,为快速取得市场份额,通常采取加盟方式;随着加盟运力管理水平的提升,美团等平台正逐步将自营运力转换为加盟。而众包模式则是利用社会闲置运力,与自营、加盟相比有成本及效率优势,成为当前第三方运力平台主要采用的模式。

即时配送平台运力组织方式对比

即时配送平台运力组织方式对比

“由于海量的发货地点和收货地点的存在,订单呈现显著的波峰波谷特征,使得无法基于站点有效组织运力。”达达-京东到家方面曾对南都记者解释称,“假如一个完全是全职配送员构成的团队服务O2O订单,配备了固定数量的配送员,高峰的时候极容易出现人手不够、低谷时人手又太多的情况”,因此相比全职,众包模式刚好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与此同时,高效的物流配送能力是决定外卖等O2O平台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因此智能调度系统成了各家运力平台的技术核心。

南都记者梳理报告了解到,为了提升商户和用户体验、实现订单和骑手的动态最优匹配,美团配送通过O2O即时配送智能调度系统,令订单平均配送时长由2015年的38分钟下降到2017年的28分钟;饿了么方舟Ark智能调度系统将调度场景分为午高峰、平峰、爆单、大厦、小区等特殊场景,并根据场景适配不同模型;达达-京东到家采用动态定价技术调节运力,并在双11前夕推出了能应对超大流量同时且高度集中汇入的“达芬奇”智能运力调控系统,在双11当天整体提升了30%的平均人效;点我达借助AI智慧大脑对众包骑手进行实时的智能调度和管控,将门店发货的配送时长控制在40分钟之内。

借助这样的调度系统,即时物流平台已经成了双11“分钟级配送”的主力,刷新了配送速度和线下商超的交易额。南都记者从相关企业处获得的数据显示,本次天猫双11,点我达共在全国280城实现门店发货服务,11日0时13分,下单后仅过5分钟,物品便已送达。今年京东到家双11中,已有10余万家实体门店完成电商化、数字化升级,沃尔玛、永辉超市在平台销售额分别达去年同期的4倍和2倍,鲜丰水果与百果园销售额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和2倍……

供需难匹配 行业标准规范待建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发布会上总结称,即时配送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主要体现在“新”上:一是新业态,短短几年时间就培育了几家日单量过千万的大型平台企业;二是新模式,作为平台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代表,即时配送正在打破原有的、固化的经营模式,令传统零售业、传统商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三是新红利,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层配送员来自于传统产业或者贫困地区,以美团点评为例,据悉,美团配送骑手中有15.6万人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占比31%;四是新问题,例如行业现实对现行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传统监管思路与平台经济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发展的特点之间存在矛盾等等,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加以规范,也迫切需要有关监管部门的包容与支持。

中物联同城即时物流分会秘书长万莹在介绍报告时,进一步归纳了即时配送行业现阶段仍然面临的几大难点:

“首先是订单需求集中且波动性大,供需平衡难以匹配

第二是配送品类需求日益多元、配送难度加强”,“尤其是当配送品类从餐饮往服装、鲜花等拓展时,消费者无法接受‘带着饭味的餐箱进行配送’”,装备和服务管理都有待弥补;

第三,由于众包配送员和即时配送平台属于合作而非劳务关系,也使得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困难;

第四是各地对电动自行车政策不一,部分地区电动车上路难、充电难题亟待解决。

南都记者从中物联方面了解到,今年7月,由中物联电商分会等组织并起草的《即时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通过立项,目前已经进入标准编写阶段,是首部针对即时配送领域的行业标准。10月10日,中物联联合美团点评、饿了么、闪送、点我达、达达-京东到家、顺丰速运等共计25家企业和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同城即时物流分会,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报告提到,截止到目前,即时配送行业正逐步完成资本化,进入成熟期,未来发展主要体现为四个趋势: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流量向大平台靠拢;配送场景不断扩展,由高频消费向低频消费演进;大力发展无人配送,有望缓解用工难题;依靠大数据、AI的智能调度系统提升效率。

(来源:南方都市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