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走出椰壳碗的青蛙

怎样走出这个椰壳碗,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人民应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刘小磊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6日《南方周末》)

中国人听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大名,多半是经由他那本经典之作《想象的共同体》;更专业一点的,可能还知道他跟中国颇有渊源:1936年8月,安德森出生在昆明,直到1941年夏天随家人一起离开,他的幼年是在中国度过的。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知道了也可能有些沮丧)的是,和他那位坚决站在中国一边、痛恨日本的母亲不同,本尼迪克特十四五岁读到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被它打动,“如醉如痴”,从此认定“日本比中国更有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一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立意和母亲立异之故;不过,读过安德森的自传《椰壳碗外的人生》就会发现,他和日本的密切程度的确远远超过和中国的关系。最简单的一点:这本书就是应日本出版商的约请而写,最初也是以日文本的形式面世的。

使很多中国人对此现象有可能感到不适的原因显而易见,无需多言。我只想指出,安德森一生坚持为受害者发声,为此曾被印尼政府禁止入境27年;在菲律宾,他也和一批坚持革命理想的共产党人待在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