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一个地级市的告别

仅有26年历史的地级莱芜市与济南合并后,当地人用 “生在泰安、长在莱芜、老在济南”三句话来概括自己地域身份的改变。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19年1月21日,原莱芜市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在市府大院前留影。他们拍完照片就去济南新的单位报到了。(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31日《南方周末》)

仅有26年历史的地级莱芜市与济南合并后,当地人用 “生在泰安、长在莱芜、老在济南”三句话来概括自己地域身份的改变。

知情人士说,领导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待莱芜干部接收工作,各单位的工作细到办公桌位置如何摆放(原则要求靠窗)、与之说话的注意事项(如尽量避免使用“莱芜”字眼)这种程度。

知情人士透露,编办文件下发的次日下午4点,济南方面即派人赴莱芜市某局,在两个小时内收走了公章、接管了财务,以防止该单位突击花钱。

2019年1月16日零点,山东省原莱芜市莱城区政府的牌子悄悄换了,新牌匾上的几个字是“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

同一时间,原莱芜市钢城区也变成了济南市钢城区。两个区政府牌匾的更换,标志着莱芜作为一个地级市正式终结,这距其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仅26年。

新华社此前于1月9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据相关报道,山东这次调整行政区划的主要动因,是“做大做强”省会济南,与莱芜合并之后,济南的GDP将一举超过沿海城市烟台,在省内仅次于青岛。

莱芜第一中学已更名为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旧牌子还没拆,新牌子已挂上。(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图)

“去莱芜市化”

莱芜,古称“嬴”“牟”。春秋时期那里曾发生过“长勺之战”,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当地发起“莱芜战役”。

198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莱芜市,由泰安代管,1992年,县级莱芜市升格为地级市。此次与济南合并后,当地人用“生在泰安、长在莱芜、老在济南”三句话来概括地域身份的改变。

根据山东一家官方媒体的解释,被并入济南后,新的莱芜、钢城区委、区政府之所以选择在1月16日的零点换牌,“是为了确保党政机关运行的连续性”。“原机构在基准日前一日24时停止运行,新机构在基准日的零时开始运行。”

莱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纪荣军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换牌的准确时间是2019年1月16日零点16分。“济南市来了个处长,专门看着挂上,没有仪式,为了不浪费,不搞这个形式。”纪荣军说。

这与26年前的一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