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的心理学:德国人是如何接受纳粹统治的?

“我从未经历过如此奇特的演变过程。那就好像一个人踩在脚底下的土壤,正不断被冲刷流失。”

责任编辑:刘小磊

“我从未经历过如此奇特的演变过程。那就好像一个人踩在脚底下的土壤,正不断被冲刷流失。”

纳粹在欧洲文明心脏地带的崛起,是20世纪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的事件。借助于众多的作品,今天我们对这一进程的相关事实已有充分的了解,也知晓了这一潮流得以兴起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根源。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普通德国人是以什么心态与纳粹体制共处的?面对纳粹政权日益伸长的触角,他们如何顺从地接受了这一切?为什么在纳粹掌权前曾有那么多的反对者,后来他们却听任纳粹肆虐,见不到任何反抗?

这样一些涉及时代氛围的问题,唯有那些亲历者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当然,这还需要这些亲历者足够敏感,最好他对纳粹的事业始终保持着距离,却又不得不与之周旋,甚至在开始阶段还保留着一些自己可以不受打扰的幻想。这样的亲历者对有毒的异味在空气中的弥散过程会有最深的体会。

赛巴斯蒂安·哈夫纳(1907-1999)是德国人,为了逃避纳粹统治,与身为犹太人的未婚妻一起移民英国,成为一名报纸记者,著有多种关于近代德国史的著作。1954年返回德国。 (资料图)

赛巴斯蒂安·哈夫纳恰好是这样一位有“发达嗅觉”的作家。他是20世纪德国最负盛誉的政论家,在纳粹兴起时处在从少年走向社会的最初阶段。他是纯种雅利安人,如果他的野心和虚荣再稍稍放大一些,压倒他对另一些价值(比如人道、个性、尊严等等)的信念,那么纳粹的上台对他是个良机,事实上他的许多同龄人已经跃跃欲试地加入了新体制,期待一显身手。但他却选择了流亡,先是在国内,在精神上与时代洪流拉开了距离,然后是肉身的流亡,1938年他到了英国,从此离开祖国。

这本回忆录正是作者在流亡途中写就的,看得出来,德国所陷入的状况让他极度震惊。更糟糕的是,他感到这一切并不能从现有的观念世界得到解释,如他所说,人们的空泛讨论反而像帷幔一般只起到阻挡视线的作用——感谢这一点,他才没有过多依赖概念理论,而是切近观察他的同胞,同时也返回到自己的内心,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为我们揭示了一种顺从的心理学:在突如其来的强权之下,顺从是如何实现的。

从纳粹的源头说起,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纳粹运动的主体并非经历一战的老兵,而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