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太湖以南,山水清远

宋元之际,素有“东南文章大家”之称的戴表元用两句诗,高度概括了湖州的地理特点: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湖州本地人则用更简单的一句话作了提炼:五山一水四分田——山地和平原,以及平原上密如蛛网的河道与星星点点的湖荡,用大体对等的份额,构成了古人眼中山水清远的湖州。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1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梦忆湖州旧,楼台画不如——南浔古镇 (IC Photo/图)

意外的是,后来,毕生热爱江河的隐者,竟然溺亡水上。

猝不及防的飘然离去,令朋友们悲痛万分。年迈的颜真卿为他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墓志铭。几年后,他生前创作的词作流传到日本,嵯峨天皇击节赞赏,并与大臣们竞相仿写。其中一首,我们早就烂熟于胸: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是的,如你所知,隐者名叫张志和。他热爱并歌唱的那片烟水迷茫的诗意大地,乃浙江湖州。而大书法家颜真卿,其时,身任湖州刺史。

一半是山地,一半是平原

从高空俯瞰,水面达2300多平方公里的太湖如同一只巨型水母,漂浮在青翠的江南。作为江浙两省界湖,苏州、无锡、常州分据湖东、湖北、湖西北,而湖州这座惟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则拥有湖西南和湖南。

依傍着太湖的湖州 (视觉中国/图)

几年前,我沿着太湖畔的湖滨公路,自常州向南而行。车过宜兴,广袤的平原尽头,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一个多小时后,我便置身于群峰耸峙的深山中了。

这山,便是戴表元曾经的迷醉之地:天目山。

西南—东北走向的天目山,横亘于浙江与安徽之间。其中,天目山余脉在湖州境内分为东、北两支,主峰龙王山,海拔近1600米,是湖州最高峰,也是东部中国不多的大山之一。

如果说知道天目山的人并不多的话,那么,堪称天目山精华的另一座山却广为人知。那就是位于湖州境内的莫干山。

莫干山与北戴河、庐山和鸡公山并称,是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四大避暑胜地中,莫干山的名气和规模都不是最大的,起源时间却最早。

早在1892年,一个叫佛利甲的传教士沿大运河游荡到莫干山一带,他惊叹于莫干山“修篁遍地,清泉竞流,清凉幽静”,萌生了在这里建屋避暑的念头,但由于山陡路险,未能如愿。4年后,另一个叫白鼎的传教士,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形如农舍的茅屋——这便是莫干山上后来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各式别墅的滥觞。

在名山谱系里,莫干山属于婉约派。 (视觉中国/图)

一百多年的发展,莫干山已成为江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避暑地和度假地。它的脱颖而出,受益于得天独厚的三大条件:

首先,与大城市距离适中。莫干山周边,上海、杭州、苏州、南京都是中国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外国人为数众多。他们最早把避暑地概念引入中国,莫干山也就从不缺旺盛的人气。

其次,当周边大城市炎热难耐时,莫干山却是清凉世界。如同天目山一样,莫干山也呈西南-东北走向。圆锥形的主峰,大多是坡度四十左右的等齐斜坡,这种地势构造,使得来自杭州湾的东南风,可以畅行无阻地拂过杭嘉湖平原长驱直入;来自太湖方向的东北风,也能沿着莫干山的斜坡扶摇而上。

此外,由于海拔高度和山脉走向以及坡向的影响,莫干山的气候垂直变化异常显著。当山外的城市热浪滚滚时,山里却是“时时皆有风,处处透凉意”。

第三,秀丽的风景为莫干山锦上添花。莫干山的植物以竹为最,竹与云、泉号称三胜,而这三胜又最能给人恬静和清凉之感。

在我看来,莫干山的美,不是那种一下子就能吸引眼球的大美,它是一种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你去慢慢品味和发现的小美。它的云海,它的飞泉,它的翠竹,它的被月光映照的山间小路,它的野花摇荡的庭院和秋日里渐浓渐烈的红叶,你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