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需要耐心”——官厅水库:重返水源地之路

官厅水库的治理始于1972年,那一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敲响了全球环境保护警钟。巧合的是,官厅水库的治理,也标志着我国水污染防治的起步。

官厅水库退出水源地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过来,治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更重要的是,不仅要修复水质,也要修复水生态系统。水生植物、鱼、鸟等都是水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破坏任何一环都很容易,但再修复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2020年10月,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开园。图为湿地公园博物馆。 (新华社/图)

炎炎夏日,北京市民拧开水龙头,清凉的涓涓细流来自密云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水源地。曾经,这批名单中还包括官厅水库。这座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水库,位于北京市的西北角,横跨京冀,直线距离天安门七十余公里。但因为水污染,被迫退出了水源地。

官厅水库的治理始于1972年,那一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敲响了全球环境保护警钟。巧合的是,官厅水库的治理,也标志着我国水污染防治的起步。

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副主任谢建枝将官厅水库污染划分为不同阶段:1970年代,以有害污染物直排导致的有毒污染为主;1980、1990年代,以生活、工业污水造成的有机物污染为主,富营养化趋势日益突出;现在治污的重点仍是富营养化。

官厅水库的治理历程,也是中国水环境治理的缩影。历经五十多年的治理,到2035年,官厅水库有望重回水源地之列。水生植物、鱼、鸟等都是水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破坏水生态系统任何一环都很容易,但再修复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谢建枝说。

官厅水库已经成为北京、河北人周末的热门消遣地。 (新华社/图)

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

疫情趋于平稳,河北人张师傅生意早就恢复了正常。他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跑出租车,每到周末,打车去官厅水库的游客就多了起来,“工作日每天能拉两三百元,周末去水库的人多,能拉五六百元”。

如今的官厅水库周边风景秀丽,蔚蓝的湖面被青山环绕,从空中俯瞰,连绵的山脉下,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好似羊群,点缀在青草滩上。近处,水草摇曳,鱼虾潜游,微风拂来,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从空中俯瞰,水库边是大片的白色新能源风机。 (新华社/图)

官厅水库附近的农家院,是北京、河北人周末的热门消遣地,不少人只为闻名的农家铁锅炖鱼——从水库捞上来的大鲤鱼切成段,配上几斤小嘎鱼,锅壁贴上一圈金黄的饼子,锅底的白菜、粉条、豆腐越炖越入味。

官厅水库的面积约等于三个杭州西湖大小,大部分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小部分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环游水库一周约220公里,开车需要三个多小时。

水库入库口位于东北角,水源来自三条河流,自西向东的桑干河、洋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汇合成为永定河,从西侧流入水库;北京市延庆区的妫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