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酒:装腔作势的“专家”与低调的真内行

当留学生时,我曾在伦敦一个高级饭店打工,给客人们上过无数瓶葡萄酒,我开酒瓶子的水平好得很呢。木塞子一拔,往大口酒杯里斜斟一点酒,客人就开始那一套了:酒杯晃一圈,观察一下杯沿的酒痕,鼻子凑上去闻一闻,然后再晃一圈,抿一小口,然后才说,倒吧。我一旁看着,克制着不笑:你真懂吗?要真是木塞漏风酒变味沉淀了,我开瓶时岂非早就发觉了,还需要你这么大张旗鼓的又闻又舔吗?若是酒本身味道不合意,你自己点的,难道开了瓶还退得掉吗?真是多此一举。

责任编辑:陈斌

观众在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品尝红酒。 (新华社记者 陈飞/图)

刚刚从马其顿旅行回来,尝试了巴尔干地区的酒庄。平时我们并不嗜酒,但旅行时参观酒庄却是常事。这是对当地饮食文化的探索,也能透过酿酒业学到很多气候土壤植被的知识,是非常有趣的。这里就聊聊我多年来慢慢感受到的葡萄酒的那点事儿。

二十多年前我到英国留学前,对葡萄酒是一无所知的,但很快便被引入了这个在欧洲习以为常的文化中。众所周知,在欧美做客参加派对,一般的礼节就是带瓶酒。男生看足球这种休闲派对,几箱啤酒几个披萨就可以打发;稍微文明点的派对,就得带葡萄酒了。

2000年那时我初到伦大,学院开新年会,知道要带酒去,我心里有点惴惴。一来穷学生囊中羞涩,二来我对酒一窍不通,不知买什么才好。我的英国朋友丹和我一同去超市,我好似林黛玉,准备默默观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