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硕改革不是为了创收,学硕也不会消失,它们要在山顶会合

一般导师是希望长学制,越长越好;学生可能就希望短一点,因为有时间成本。

在个人职业发展质量评价方面,农业硕士毕业生对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工作成就感等16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全部高于农学硕士。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句非常好的话: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专硕也好,学硕也罢,研究生教育应当要求理论和实践并重,他们在山脚可以分手,但当学生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在山顶会合。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相关阅读详见:《研究生扩招继续,专硕“春天”到了?学制两年改三年,扩大规模至2/3》)

◎ 周文辉: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 王传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罗英姿: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 田宝军: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4月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视觉中国/图)

2021年9月24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开始。

此前的8月26日,河北师范大学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预告时表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七个专业学制拟从两年调整为三年,并在回应中表示是“大势所趋”。据媒体报道,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在内,已经完成或正在计划将专硕学制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溯至一年前,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强调“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并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

持续扩招、学制“2改3”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三年制专硕。就学校来说,政策是如何出台的?学硕会消失吗?专硕在未来面临哪些挑战?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呈现多方观点,共同探讨专硕改革。

“2改3”为了创收?

南方周末:怎么看待专硕学制“2改3”的趋势?

王传毅:修业年限应当按需设置,我并不反对延长修业年限,但我反对为了改革而改革,不以推动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创新为目的的改革。我们应该先充分把培养环节做实做细,再判断是否需要三年。如果是专硕生必须的培养环节在两年内不能完成,可以继续探讨要不要“2改3”或者“2.5改3”;但如果专硕培养没有和学硕区别开,导致专硕既要学习学硕的课程,又需要用实习来拼凑实践课程,最后培养年限不够,(延长年限)可能不太合理。

专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和学硕的区分度不高,很可能上一样的课程,做同样形式的论文,只是多一个实践环节。如果我们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来统筹设计专硕的培养方案,可能有的课程不必开设、学位论文也可以案例分析、产品开发、艺术设计等多种反映学科专业特色的方式替代,实践环节也可在入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