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为国民的长远利益负责”——独家专访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希姆·施泰纳

"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骄傲的国家,不能把自己的“科学发展”寄望于国际合作。负责任地应对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意味着支出更多成本,这也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长远投资 "

责任编辑:吴传震 朱红军 实习生 郭海燕

哥本哈根谈判前夜最权威的情势分析

■或许在说服美国人这件事上,中国确实能帮上忙。

■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骄傲的国家,不能把自己的“科学发展”寄望于国际合作。

■无论是以京都议定书的框架继续,还是另起炉灶达成新的协议,都是选择的问题,关键是要行动。

■负责任地应对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意味着支出更多成本,这也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长远投资

哥本哈根谈判的帷幕即将拉开,能否达成“一个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结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协定”,依然是个巨大的悬念。

奥巴马的访华之旅也刚刚结束,气候谈判是两国首当其冲的议题,有人说,谈判成功与否全系于这两个国家的角色扮演和各自责任担当。

悲观的情绪正此起彼伏,基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分歧,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更巨大的分歧,谈判未启,失败的预言已经见诸报端。

不过,2007年的巴厘岛气候会谈前夕,当时所有迹象也都预示着要失败,但经过彻夜谈判后,美国代表团在最后时刻终于让延时一天的大会达成了协议。

过去两年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多次访华,与中国高层沟通密切,11月11日,他再度抵达北京,并接受了南方周末的独家专访。

在访谈中,他显示了对“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中国政治概念的熟稔,也带来了对哥本哈根谈判前夕最直接最权威的情势分析。


阿希姆·施泰纳,1961年生于巴西,曾先后任职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水坝委员会,2006年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五任执行主任

帮助说服美国人

G(南方周末绿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