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大”情缘

我离开武大,一晃已过十载,但美丽的珞珈山仍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我的家仍安在武大,家里人曾想搬家,但就我总不愿意,因为武大留下了我的青春和激情。

责任编辑:刘小磊

我离开武大,一晃已过十载,但美丽的珞珈山仍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我的家仍安在武大,家里人曾想搬家,但就我总不愿意,因为武大留下了我的青春和激情。由外地返回武汉,只要车进武大校园,我马上就有到家的感觉,珞珈往事也会不断涌上心头。

【一】

1986年7月,我从武大哲学系顺利毕业了。那时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学校是“卖方市场”,每到毕业的季节,来校要人的单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超过于生源数。我们这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不愁找不到饭碗,只是担心被分配的“婆家”是否称心如意而已。由于分配是由领导“包办”,系里掌握分配大权的领导简直就成了我们心中的“皇帝”,大家都想在他面前图个好表现,留个好印象。按那时的标准,最令人心仪的分配去向是“北上南下”,要么去北京“从政”,要么去南方特别是深圳“从商”。我们班综合实力排名居前几位的叶美金同学主动提出去新疆“支边”,引起全班轰动,《武汉大学报》头版头条报道,叶美金同学还应邀进京参加了全国“支边”典型座谈会,受到万里副总理的接见。当叶美金同学从北京带回与万里副总理的大合影时,全班同学竞相传看。

按综合实力排名,我也属班上前几名。因为我既是全班为数不多的几名党员之一,还与同寝室刘辉平同学合作编写《中国婚姻风俗》并因此荣获过哲学系的最高奖项——“李达哲学奖”,我对自己的分配情况比较乐观。记得有天下午,系里管分配的领导找我谈话,领导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先是表扬我一大通,然后又说了一大段哲学系的毕业生素质如何高如何受欢迎的话,然后话锋一转:“刘道玉校长要找一位秘书,校长办公室主任说哲学系的学生素质高,要我们推荐,我想推荐你去,你有什么想法?”一听说要留校到刘校长身边工作,我二话没说就满口答应了。

在198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界,刘道玉校长可谓大名鼎鼎,他的头上有好多耀眼的光环:新中国最年轻的重点大学校长、新中国第一个自己培养的重点大学校长、新中国高等教育“学分制”、“导师制”等的首创者、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在他领导下的武汉大学,表现出开放、包容的独特气质,空气中弥漫着改革创新的气息,各项改革举措皆走在全国前列,媒体上充满着对他和对武大的正面报道,武大人洋溢着空前巨大的自豪感。在我们这群充满激情、充满幻想的年轻人心中,“刘道玉”三个字是英雄的代名词。

没过几天,系领导通知我去学校古香古色的行政楼见了校长办公室牛太臣主任,身材高大的牛主任热情地欢迎我,随后又带我见了刘校长。我与刘校长紧张地说了三五句话后,牛主任就带我离开了。这是我第一次与刘校长面对面谈话,由于我的普通话不甚标准,感觉他听我说话很费劲,眉头皱得紧紧的。不管是牛主任还是刘校长,对我的“验收”都极为简单,总算是通过了。过了没多久,我就正式到校长办公室上班了。

1993年秋,本文作者与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坐者)

到校长办公室上班后不久,我才知道“给刘校长当秘书”这句话充满挑战和考验。刘校长当时身兼“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两个职务,而校党委书记依旧空缺,刘校长实际上是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校长办公室与党委办公室这两个重要部门在行政楼二楼门对门办公,但刘校长的办公室却在党办这一边,让人感觉刘校长更重视党办,再加上党办一位副主任已明确为刘校长的秘书,校办明显感觉“受冷落”。于是,校办领导想通过各种努力提升校办的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