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报刊:让最难死掉的单位死掉

新闻出版总署力推报刊“有死有生”,中国上万报刊面临“市场体检”

责任编辑:马昌博 郭力 李梁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刘高阳

新闻出版总署力推报刊“有死有生”,中国上万报刊面临“市场体检”

中国大大小小的上万家报刊社,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领地”;而现在,“旱涝保活”的日子没了,两个试点省份已经先行让20家报刊“死亡”。

新闻出版总署即将发布的新规提出,报刊将每三年一次实行末位淘汰,退出比例不低于本区域(省市区)报刊总数的3%。这就意味着,每三年,将会有三百多家报刊必须死掉。

随着一系列报刊的消失,刊号被收回,封闭了十多年的刊号之门,将再次开启。总署官员说,报纸刊号的流动将会在各省市内进行;而期刊刊号则能跨省市流动。

中国最难“死掉”的一批单位正在面临生死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们基本处于只生不死的状态,哪怕资不抵债也照样存活。因为涉及意识形态领域,它们也是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中最著名的“坚冰”之一,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领地”。

它们就是中国大大小小的上万家报刊社。

现在,“旱涝保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闻出版总署前年开始进行报刊退出试点,到今年4月份的结果是:试点的辽宁和河北两省,已有20家报刊社宣告了“死亡”,其刊号也被收回,还有另外三家报刊正在退出过程中。

这不仅仅是20家报纸的死掉。

它背后,是传媒这一一直以来的禁忌之地在行政推动下的市场化努力。而这一领域资源 (包括最要紧的刊号)的重新分配,亦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

要知道,除了零星的期刊,十多年来中国几乎没有批准一个新的报纸刊号。许多申请报告到了各省的新闻出版局,基本都会知趣地听劝退回。

而在审批之门基本关闭之后,报刊市场的自然增长空间严重受阻。刊号总量基本恒定,没有死就难有生;而没有生死,就难有竞争。

自2008年9月起,新闻出版总署在辽宁和河北两省展开试点,探索报刊退出机制。与之同时,新的报刊准入机制正在建立——为了减少改革难度,增强地方动力,此次退出的刊号资源,全部留给各省级出版部门——目前,辽宁省已完成报刊准入制度的草稿,而河北的《廊坊晚报》正在申办之中。

而今年,报刊退出机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有一批报刊,也即将面临重新洗牌的生死格局。

报刊的“死亡证明”——行政力推下的市场化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说,报刊退出机制最早由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几年前开始酝酿。2007年他们曾拿出一个方案,但因以“行政退出”为主被署长柳斌杰否定。

报刊退出并非新鲜事,但“死法”却有不同。此次退出机制试点强调“市场机制”,而在前几轮的报刊整顿中,基本是因为某种行政化目标——或是要治理报刊的散乱,或解决报刊摊派问题,而手段基本是一纸政令,某一类报刊(比如县级报纸)便被宣布&l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