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学城:中国第一个大学城的十年生死

"十年后,大学城中,预想的十万学生只有三成,城里只剩一群讨债的人和卖疯了的高尔夫别墅。""这时候,全国已有50多个大学城。"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琼 张利安

■编者按:高校“产业化”十年了。

从1999年高考大扩招开始,中国许多大学仿佛一夜成为企业。扩招——举债扩建——再扩招还债,成为普遍的运转逻辑。

大学城也突然成为一门中国特色的时髦生意,在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思路下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新项目”。

然而,经过十年疯狂建设后,当这个“产业”里,高校资源的供给曲线一路向上时,需求曲线却从2008年起掉头向下,至今三年里高考生已减少100万。

“产业”的拐点正在出现。

而真正的考验是,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依然搅在一起的高校 “产业”里,竞争的失败者们能否退出?谁来为他们的巨额债务埋单?

大学城和独立学院,是这场“产业化”运动的两种典型产品,本报记者调查了最近发生的上海财经大学独立学院停办事件和第一个大学城的生死轮回,以为十年之记。

我们呼唤并期待,让大学的归大学,企业的归企业。

■ 在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下,一个中学校长的突发奇想变成现实,中国持续至今的大学城热由此发酵。

■ 十年后,大学城中,预想的十万学生只有三成,城里只剩一群讨债的人和卖疯了的高尔夫别墅。

■ 这时候,全国已有50多个大学城。 

凯旋门,中学校长刘志毅为中国第一个大学城设计的城门。 (CFP/图)

大学城里剩下两条商业链。上图为讨债者居住的村子,下图为高尔夫别墅的广告。 (陈新焱/图)

大学城里剩下两条商业链。上图为讨债者居住的村子,下图为高尔夫别墅的广告。 (陈新焱/图)

中学校长开启大学城时代

“一条街,两边是商铺,那叫大排档;如果两边都是大学,那就叫大学城。”

中学校长刘志毅没有想到,十多年前他的一次突发奇想,竟然开启了中国教育的一个新时代——“城”时代。

那是1998年5月的一天,48岁的刘志毅接到一个电话,是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会主席张忠华打来的:“有位归国华侨想向你请教问题,你去不去?”

这位华侨名叫爱新觉罗·显琦,是清末八大亲王之一的肃亲王善耆之女,彼时在廊坊办了个爱心日语培训学校,经营一直不好,便想向时任北京二十五中校长的刘志毅请教。

刘当时声名在外。1993年,他率先在二十五中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实行全员招聘;此后又提出“民办公助”(学校由国家所有,而采取民办形式经营,自负盈亏)的办学理念,并让二十五中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第二天,刘志毅便去了廊坊,看着学校周围的大片空地,他给出了第一个主意:要不办个大专?

彼时,技能人才正缺,职业教育被提上中国教育大纲。而廊坊,恰好又没有这方面的民营学校。

饭后,他们在学校周围散步,看着一望无涯的庄稼地,刘随口问了句:这些地能不能用?要不办个大学城吧?

“大学城?”陪同者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什么叫大学城?”

“一条街,两边是商铺,那叫大排档;如果两边都是大学,那就叫大学城。”刘志毅打了个比方。

那时候国内对大学城的理解几近空白。其实大学城的概念在西方早已出现:牛津、剑桥以及日本的筑波等,都是比较成功的典范。

刘随口而出的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注意,当天他便回了北京。没想到,几天之后,对方打来电话,“你这个主意好,再来廊坊一趟吧。”

同盟军

与常务副市长一起来的,还有廊坊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土地局等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优惠条件当场谈妥,土地5.5万元一亩,是当时市场价的六分之一。

6月17日,在北京的办公室里,已转任北京八中怡海分校校长的刘志毅对南方周末记者坦承,在提出建大学城的想法之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