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命营救

绑架者门多萨一开始贴出的纸条仿佛就预示了过程和结局:没有任何“错误”被纠正,有的只是错误、错误和错误

责任编辑:曹筠武 郭力 实习生 雷磊 李顺

在这场9人丧生的悲剧中,绑架者门多萨一开始贴出的纸条仿佛就预示了过程和结局:没有任何“错误”被纠正,有的只是错误、错误和错误。

“对不起,你们现在是我的人质了。”

8月23日,当地时间9时,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帕西格河畔西班牙殖民时代古迹“市中市”外的一辆旅游大巴上,一名中年男子向全车人宣布。

他刚刚尾随参观完毕的游客们登上大巴。此人身材中等,面目和善,在宣布车上的21名游客与一名司机和一名当地翻译成为他的人质时,甚至用了“对不起”一词。但车上所有的人都同时注意到,他身着迷彩服,腰里别着一把匕首,最重要的是,手持一柄M16军用突击步枪。这个谦逊有礼的绑架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展露杀气,但他的右手食指一直紧紧地扣在步枪扳机上。

这是香港康泰旅行社组织的一个旅行团马尼拉四天旅程的最后一天。团员包括来自六个香港家庭的8男12女(其中有3名14岁以下儿童),旅行社还派出一名香港领队,他们原定当晚返港。

这是绑架者菲律宾人罗兰多·门多萨(Rolando Mendoza)失去警察工作后的第7个月。在因“严重行为不当”被菲律宾廉政法庭革去马尼拉警署高级督察之职后,他一直声称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并持续寻求复职的可能。

而绑架香港游客成为了门多萨“寻求公正”的最后一步。在顺利地控制了大巴车之后,他很快在车窗上贴出了一张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用一个重大的错误来更正一个重大的错误决定(big mistake to correct a big wrong decision)。

此后14个小时,全世界的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这场由劫匪与人质,警察与混乱,枪战和流血交织而成的悲剧。在这场以9人丧生为代价的悲剧中,门多萨一开始贴出的纸条仿佛就预示了过程和结局:没有任何“错误”被纠正,有的只是错误,错误和错误。

“我要那笔退休金”——犯错的“杰出警察”

克里斯蒂安·卡劳(Christian Kalaw)现在宁愿自己失踪。2008年4月9日,这名国际烹饪学校的新生在Ospital ng Maynila停车,五名警察走来将他逮捕。卡劳被指控无证驾驶、非法停车,同时在租住公寓非法藏毒。报道称,卡劳被迫吞下沙雾(晶状甲基安非他明,一种毒品),五名警察敲诈了他3000比索(约合人民币450元),并让他支付2万比索(约合人民币3014元)的赎金。

卡劳因此砸了饭碗,他被认为给酒店管理带来安全风险。

门多萨也因此丢了饭碗。这名机动巡逻高级督察被停职90天,后因卡劳未配合调查,检控被驳回。但在2010年1月,门多萨却被廉政法庭以严重行为不当为由革职。此时门多萨55岁,距离退休仅有一年,随之丧失的是一笔丰厚的退休金。

门多萨1955年1月10日出生于甲美地省那伊,育有二子一女,其中一子米斯马克是亚布拉警局副局长,级别是督察。门多萨的弟弟格雷戈利奥(Gregorio Mendoza)也是警察。门多萨1981年从菲律宾大学获得犯罪学学士学位,投身警界,最初10年一直担任街头持枪巡警。1991年1月,他被吸收进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在西部警署担任高级警官,随后这个警区改名马尼拉警署,2002年5月他被升为督察, 2005年8月又升为高级督察。

在整个从警生涯中,门多萨共获17项荣誉,包括国家警察局“效率奖”、“功勋奖章”、“服务奖章”等。据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消息,马尼拉总警司马格蒂拜(Rodolfo Magtibay)透露,门多萨为人正直诚实,经常做好事,比如拾金不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