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虽然热热闹闹“车下”依旧空空荡荡——立体快巴:事先张扬,事后夭折?

围绕“立体快巴”的争论正在持续发酵,且大有超出技术范畴的趋势。立体快巴遭遇的不仅仅是城市交通拥堵病,更是科技强国路上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袁端端

围绕“立体快巴”的争论正在持续发酵,且大有超出技术范畴的趋势。不但要警惕以新技术之名行牟利之实的欺骗,还要警惕以非技术争议之名仓促扼杀新技术的萌芽。立体快巴遭遇的不仅仅是城市交通拥堵病,更是科技强国路上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

能够解决令人头疼的城市拥堵,绿色环保,每公里配套造价只及地铁的十分之一,肚里可跑小汽车,全世界最大的巴士,而且是中国本土原创……

集这些耀眼标签于一身,一个名为“立体快巴”的庞然大物,还没出生就“火”了。

这个8月,它的发明人,深圳一家民营公司的董事长宋有洲,正面对着世界接踵而来的惊叹与质疑。被这一新发明裹挟进来的政府官员、专家和商人们正集体上演着一场事先张扬的发明秀。而关乎技术本身的优劣,至今仍是莫衷一是的口水战。

名词解释:

“立体快巴”,学名宽体高架电车,综合快速公交BRT和地铁机车的原理,利用城市交通主干道2米以上至立交桥、人行天桥4.5米以下高度空间运送乘客,横跨两条行车道,行车道路面铺设钢轨,底部镂空不影响小汽车穿行,采用全电力驱动。设计车高约4.5米,宽约6米,长约43米,最高时速为 60-80公里每小时。
出口转内销

宋有洲和他的立体快巴第一次“火”,是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13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立体快巴的身影夹杂在众多的科技发明中间,被当时央视《新闻联播》的镜头匆匆扫过,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然而,这个消息却在互联网上悄悄弥散,并跨出了国界。8月2日,美国一家专业博客网站迟到地编发了一篇名为《3D快车:中国正在研制能在小汽车头上跑的大巴》的报道,并首次提及即将落户北京门头沟。《纽约时报》记者Bettina Wassener和她的同事也看到了这则博客上的消息,觉得挺有意思,决定对这项目一探究竟。8月17日,相关报道在该报商业板块刊发。“一连几天,这则报道都是我们网站上的热门文章,也是被Email转发最多的商业类新闻之一。”Wassener女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

宋有洲否认自己在背后推动舆论,但此后,一则充满炒作意味的“立体快巴登上《纽约时报》封面&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X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