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的眼光

当科学史家说伽利略巨人般的身影几乎投射到17世纪的每一个领域时,这“每一个领域”包括天文学、动力学、流体静力学、空气力学……

责任编辑:朱力远

假如让人随口说出三个最伟大的意大利人,伽利略和但丁必定在其中,第三个就不那么确定了,可能是马基雅维里,可能是乔托或米开朗基罗。所谓的“哥白尼革命”是人们耳熟能详且常被滥用的词汇,但伽利略才是第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科学家,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奠基者。在与古老的自然哲学的决裂方面,他比作为预言家和吹鼓手的弗朗西斯·培根与“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做得彻底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竟然比此后三百年间的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做得彻底。

据说伽利略曾经从比萨斜塔上丢下两颗铅球,以此反驳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学。这个著名的实验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但其实并无确切依据。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位物理学家,是落体定律和惯性原理的发现者。近代科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科学仪器的使用,没有科学仪器,就谈不上近代科学。正是伽利略参与研制了第一批科学仪器。望远镜的发明尤其使他名声大噪,从而开启了天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他是一位实干家,一位发明家,但他的观念和思想实验能够给20世纪的物理学家例如爱因斯坦以启发。这是伽利略真正深刻的地方。这一点,知道的人并不多。至于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散文家,知道的人则更少。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早在一两个世纪前即已不堪卒读,伽利略的《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下简称《对话》)于今读来依然生动机智,趣味盎然。两大世界体系指的是天文学中的托勒密体系与哥白尼体系。伽利略信奉的是当时离经叛道的哥白尼体系。这部出版于1632年的《对话》惹恼了教皇乌尔班八世,结果众所周知:等待作者的是宗教法庭于次年的严厉审判以及无穷无尽的厄运。

伽利略(1564-1642)

人们习惯于认为,柏拉图深邃、优美的哲学表达得益于他的戏剧才华。但在《对话》中,我们也同样感受到了伽利略的戏剧才华,尤其是讽刺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对话》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他没有采用开普勒的椭圆轨道成果。在《对话》的第四部分,伽利略对潮汐和信风的理论解释并不正确。原因在于,当时根本不具备解决此类问题的条件。可是,对于今天的中学生都能轻易理解的落体定律,伽利略为何也曾犯下严重的错误,直到晚年在《两门新科学》中才最终获得成功呢?还有,为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