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疯了吧,为了《哈利·波特》改英国法律?”——约翰·纽必金:英国创意产业这样诞生

CITF在全球第一次提出“创意产业”定义,以就业人数、成长潜力、创新性为标准,13个产业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此后,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成为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

责任编辑:平客 实习生 赵大伟

2007年,苹果公司为iPhone一代手机举行的盛大发布会上,乔布斯打的第一通电话,不是给自己的老婆,而是公司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艾维是英国人,他为苹果家族贡献的创意不止iPhone,还包括iPod、iMac。

可苹果公司是美国人的,英国只能眼巴巴望着钞票流进别人的口袋。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韩国。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设计师大多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曾在递简历时被英国企业拒之门外,理由是:创意成本高,不实用。韩国人把设计公司搬到了英国,让英国人贡献创意。“我们的创意一度充当了别人的‘印钞机’!”英国人约翰·纽必金至今仍耿耿于怀。纽必金拥有多重身份,他是英国文化大臣的特别顾问,横跨电影、电视、艺术、出版等多个领域。

1880年代,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被美国人抢了风头,失去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英国人一直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1990年代初,英国制造业危机频发,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找到了制胜的法宝——知识产权,澳大利亚更是以“创意国度”为目标,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鼓励创意产业。

1997年,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后的第一步,就是要甩掉他国“印钞机”的帽子。

约翰·纽必金见证并参与了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历史性时刻”,他和政府智囊团成员揭开了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第一页。

2011年1月13日,约翰·纽必金受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以“201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讲座”演讲嘉宾的身份来到深圳,传授英国经验。讲座结束后,他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约翰·纽必金 (CFP/图)

首相“下令”,把流进别人口袋的钞票夺回来!

“我一直是一名政客。”约翰·纽必金笑着反驳主办方为他撰写的简历——简历上,排在第一位的头衔是“文化企业家”,他现在是一家文化网络出版公司Culture 24的主席。

1997年,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同年,约翰·纽必金成为新当选的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DCMS)大臣克里斯·史密斯的特别顾问,此前,他是前英国工党领袖尼尔·基诺克的政策顾问。

布莱尔上任前,纽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