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熊胆”,何时出头天一场受挫近30年的鲜为人知的科研实验

“人工熊胆”,一个持续了30年的科研课题,至今悬而未决。一名环保人士感慨,“人工熊胆”如能成功,就能真正对养熊业起到“摧毁性作用”,上万头黑熊的命运也才能扭转。

责任编辑: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人工熊胆”,一个持续了30年的科研课题,至今悬而未决。一名环保人士感慨,“人工熊胆”如能成功,就能真正对养熊业起到“摧毁性作用”,上万头黑熊的命运也才能扭转。

73岁的王永金每天踱步到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同来的同事越来越少,去年,79岁的杨泽民去世了,另一个老头张志林患上脑血栓,卧病在床。

办公室人气渐息,已面临搬迁。只有周杰和姜琦还常来,他们原是沈阳药科大学的党委书记和副校长。

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人工熊胆课题组成员。他们一辈子试图用人工合成中药的方式,替代活熊取胆的药品。

王永金拿出最初的实验样本 (南方周末记者 何海宁/图)

这是一个持续了30年的科研课题,至今悬而未决。当年有一名大学生刚毕业就参与课题组,现在已退休4年,仍未等到药品审批通过,他摇摇头,“很憋屈”。

如果不是眼前这场全社会对活熊取胆行业的质疑浪潮,没有人会知晓他们。一名环保人士感慨,“人工熊胆”如能成功,就能真正对养熊业起到“摧毁性作用”,上万头黑熊的命运也才能扭转。

杨泽民

埋下矛盾的批件

“目前引流熊胆产量已暂满足药材所需,也请开发时综合考虑。”

周杰

2月27日上午,王永金翻开4层塑料袋,掏出一个绸缎小盒,岁月已磨损了绸缎面的光泽。里面躺着几支小试管,装着二十多年前的实验样品。借着光线,老人说:“看,琥珀色的,跟真的熊胆一模一样。”

30年前,1980年代初,当时沈阳药科大学还叫沈阳药学院。学校的动物药室主任有一次参加了全国中药材会议,带回一个消息:国家要求研制贵重中药材的代用品,包括牛黄、虎骨、麝香和熊胆等。

那是计划经济和集体利益至上的年代,在一次党支部学习会议上,时任辽宁省医药研究所合成室主任的杨泽民对时任沈阳药学院测试中心主任的王永金说:“现在国家熊胆短缺,我们是党员,要响应国家号召。”两人一合计,开始筹备“人工熊胆”研究。“当时药学院对胆酸类、动物药研究有基础,而且,大型设备的分析力量在全国都属于前列。”王永金回忆说。

1983年8月,“人工熊胆”科研项目正式立题,杨泽民任组长,王永金是副组长,项目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huangyq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