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约谈”:误解与真相

在过去的1年多中,继“审计风暴”、“环评风暴”之后,“约谈”成为中国舆论的热词。作为从港台地区引进的“新概念”,“约谈”本就有非强制性,向约谈对象表达意见的属性。

责任编辑:马昌博 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常识】

虽然一些部委有约谈的记录,但是严格来说约谈对象并没有一定要来的义务——当然,国家部委出面“邀请”,没有人会不给面子。

在3月底被发改委因涨价而“约谈”的联合利华,于5月初接受了200万元罚款。仅仅二十余天之后,联合利华即对旗下部分美容和日化产品进行了“偷偷提价”。5月3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副巡视员李青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有权决定是否涨价,这是企业的决定,官方不会干预。”

国家发改委最近频频“约谈”稳物价,但这或许也是“约谈”难以承受之重。 (CFP/图)

这再次引起了舆论对“约谈”的质疑。事实上,对“约谈”无效的种种批评,可能误解了这一机制的意义——作为从港台地区引进的“新概念”,“约谈”本就有非强制性,向约谈对象表达意见的属性。

在过去的1年多中,继“审计风暴”、“环评风暴”之后,“约谈”成为中国舆论的热词。国土部从2010年中开始掀起土地违法案件的“约谈”风暴,到了2011年,约谈再次高密度出现——国土部部长徐绍史责成新成立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各地方直属分局挑选土地违法重点城市进行“委托约谈”。国家发改委则于今年初开始频繁“约谈”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应对“涨价”风潮。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在南方周末记者的搜索范围内,这是中央领导人第一次使用“约谈”这一概念。

那么,部委的“约谈”是个什么样的权力?约谈到底在谈什么?是否是个成型的机制?

有软有硬的“约谈”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为控制物价上涨,开始大规模“约谈”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此轮密集“约谈”之后,乳品、酒类、日用品等多个行业的行业协会都发出了“不串谋涨价”的倡议书,包括康师傅方便面在内的多家重点企业也取消了事先公布的涨价计划。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