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2011:变革之心

如何描述2011年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坐标?或者说,如何透过那些充满科幻感的新式兵器、大大小小的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的出没于热点的中国军人,来评估中国军队追赶世界一流的步伐?“每步75厘米”,或许会是一个能让熟悉内情的人会心一笑的回答。

责任编辑:姚忆江 史哲 实习生 沈颖

新版《内务条令》军人誓词中,多了一句话,“时刻准备战斗。”这句话足以浓缩中国军队大变革所追求的精、气、神。

如何描述刚刚过去的2011年在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坐标?或者,换一个问法,如何透过那些充满科幻感的新式兵器、大大小小的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的出没于热点的中国军人的身影,来评估中国军队追赶世界一流的步伐?“每步75厘米”,或许会是一个能让熟悉内情的人会心一笑的回答。

(沈玲/图)

中国军队的“化”学

当网络热炒外国军队将iPhone4用于狙击时(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显示风速、重力、地球转速等微小因素对弹道的影响,修正射击诸元),中国空军运输机的领航员也忙着在把航空数据、地图输入iPad中。没办法,“用起来方便太多了”。这也许是关于信息化最庸常但也最深刻的例子。

化者,变也。中国军队的“化”学,不外乎信息化建设,执行多样化任务,训练施行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以及由此对后勤提出的保障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这是一场由“钢铁”向“比特”的“化”学反应。用邓小平话说:“我们搞指挥系统现代化,从自己落后的方面去看看人家的,找一找差距,很有必要。打起仗来和过去一样光靠电话行吗?”

2011年,中国军队议程上有一系列的会议,都是在努力催化这些个“化”学反应。比如年初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2月拉开序幕的全军信息化建设专题宣讲活动……直至年终。

“化”学变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新装备。政工网在中国军队基本实现了联通。据统计,目前军级以上单位联通率为100%,建制师为99.65%,旅团为95.04%,营连为82.44%。与此同时,信息安全也相应开始升级。视频监控系统、保密U盘、电磁信号干扰器等设备走进了军队的关键部门。

信息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改变了传统的指挥模式。2011年,成都军区司令部机关上至将军,下至尉官,展开了学习掌握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大比武。这一新型指挥信息系统被专家断定,“将颠覆机械化条件下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发我军指挥方式的巨大变革。&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