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梦践行者】贾平凹:我最关心的是人和人性的关系与变化

2011年,贾平凹捧出了他的《古炉》,一部64万字,以“文革”为背景的书。在《古炉》里,贾平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记忆去还原那个时代的色彩,从树的根须处找寻那场浩劫中的人性光辉。

责任编辑:朱又可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彭军淋

在《古炉》里,贾平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记忆去还原那个时代的色彩,从树的根须处找寻那场浩劫中的人性光辉。基于他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杰出贡献,和长期对中国大地变化的书写,南方周末将他推选为2011年度“中国梦践行者”。

贾平凹从全国政协委员叶向真手里接受了“中国梦”致敬杯后说,“人活着就有一个梦想,有了梦想去践行,这就是一个人变成人物的真正原因。”叶向真感慨说,“要知朝中事,上山问野民,贾平凹的作品代表了一般老百姓的心声,也是他给领导的启示录。” (王轶庶/图)

2011年,贾平凹捧出了他的《古炉》,一部64万字,以“文革”为背景的书。这是他的第十二部长篇小说。

和贾平凹所有小说一样,《古炉》的地理环境和故事背景,发生在贾平凹老家——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棣花村。小说的人物和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在现实中都存在,都是贾平凹亲眼目睹。

贾平凹的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他的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摧残。他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留在了小说里。他记下自己的个人记忆,也记录下一个国家的记忆。

“文革”是一个大历史事件,但是对于文学,却是混沌的令人迷惘又迷醉的东西。用贾平凹自己的话说,当时他在旁边看着,四十多年过去了,他还在一旁看着,但企图走近和走进。

“文革”结束了,正如任何一个人类历史的巨大灾难无不是以历史的进步而补偿的一样,没有“文革”就没有中国人思想上的裂变,没有“文革”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整个社会的转型和改革。

“英语小写的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炉也是烧制瓷器的;而英语大写的China是中国,我这本书最大的寓意,即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在《古炉》里,贾平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记忆去还原那个时代的色彩,从树的根须处找寻那场浩劫中的人性光辉。基于他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杰出贡献,和长期对中国大地变化的书写,南方周末将他推选为2011年度“中国梦践行者”。

“文革”的少年和惹祸的父亲

南方周末:“文革”发生时你多大?

贾平凹:我当时13岁,上到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是“红卫兵”,那时候总有不同的政治事件发生,所有人都心沸腾,都是快乐的,尤其作为孩子,就觉得像节日一样,也不学习了,也不上课了,反正就是特别快乐,特别刺激。

我那时候还是懵懂的,不是说很清晰,但是也跟着外头人喊口号,也跟着刷大字报,这些我也都参与过。引用那个“蝴蝶效应”来说,因为我的参加,起码给这场运动加了一定影响力,起码增加了,那么多人的参与,从而使得灾害的力量不断增大,最后反过来影响更多人,形成一个飓风。

南方周末:你父亲只是一个乡镇学校教员,怎么就变成“革命”的对象了?

贾平凹:“文革”时,我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原因是他在西安当教员的时候,胡宗南在西安开了一次报告会,当时政府要求所有的公职人员去参加,学校把教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