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谈“辛亥”

辛亥革命100周年,正值哈佛建校375年纪念,哈佛大学一周之内连续举办了两场有关辛亥革命的研讨会。柯伟林认为中国留学生组织会议的志趣,表明“他们想通过研究1911年的政治革命,或许能为现在提供教训”。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正值哈佛建校375年纪念,哈佛大学一周之内连续举办了两场有关辛亥革命的研讨会。

2011年10月29日早上,四百多个中国留学生挤满了哈佛科学中心的会议厅。这是一个中国人的会议,中国人讲,中国人听,中国人一起喜怒哀乐。它是由哈佛北岸学社和风致会社主办的“辛亥百年论坛”。会议持续了两天。

11月4日和5日,哈佛燕京学社、波士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则主办了另一个辛亥革命研讨会“帝国之后的中国”。

“哈佛辛亥百年论坛”的参加者以中国内地学者居多,“帝国之后的中国”的参加者则以美国汉学家和台湾专家为主。主办者之一、哈佛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王德威说,前一个会议“更多现实激情”,后一个“更学术”,且旨趣在于更沉潜地以文化生产的视角,即从当时的影像、报刊、小说、绘画解构辛亥革命。

民国初年照像制版工作场景。在“帝国之后的中国”研讨会中,有学者从当时的影像、报刊解构辛亥革命。王德威认为,梁启超对革命的想象与实践,正是通过创办杂志来体现的。 (顾铮/图)

2011年10月14日哈佛大学刚刚举行过375周年校庆仪式,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做了简短致辞。两万多哈佛学生和教师站满了草坪,在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伴奏下,全体合唱“生日歌”。

“辛亥百年论坛”吸引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来自美国22个州,最远的是加州、佛罗里达州,或坐飞机、火车,或自驾车,赶到美国东北角的波士顿,他们大部分是“90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