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画家这半辈子:“我们可不是一般人”

林旭东、陈丹青、韩辛一起回到故乡,4月21日,三兄弟的画展“四十年的故事”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厅入口,一幅放大的黑白照片,聊补当年的遗憾——他们仨少年时代从未一起合影。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周鑫 何歆

林旭东在文革初期咬牙买下库尔贝的原版画片《石工》,“三兄弟”对欧洲绘画的临摹自此开始。图为林旭东临摹作品《石工》 (受访者供图)

林旭东、陈丹青、韩辛一起回到故乡,2012年4月21日,三兄弟的画展“四十年的故事”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厅入口,一幅放大的黑白照片上,将届花甲的三人骑着自行车嘻嘻哈哈穿梭于上海弄堂,聊补当年的遗憾——他们仨少年时代从未一起合影。

画展的第一面墙,挂着1973年林旭东临摹法国库尔贝的《石工》和西班牙魏拉士开支的《酒神》,两旁稍小的篇幅,是韩辛以水粉临摹同样两幅画。而后是1970年代三人密集交往时期的作品。韩辛只是校办工厂名义上的杂工,旭东和丹青则是落户江西的知青。“文革”后他们先后考入中央美院,可是在求学时代,他们都属于自学成才。对于今日成千上万的艺术学院学生,这三兄弟的传奇,是在少年时期就能画出这么周正的素描和油画。

“临摹固然是初习传统的功课,但今天我们特意展示这些临摹,其实是向上海致敬。”陈丹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文革”初期,一位民国上海的画家(颜文樑弟子)私下抛售家藏欧洲原版画片《石工》,叫价10元,林旭东渴望学画,咬牙买下,反复揣摩。三个少年第一次见到欧洲绘画经典的印刷品,就在他家。“现在我的《西藏组画》被评论为文革后离开苏联影响,转向欧洲传统,好像那是我一个人的转变,其实我们仨那时常在临摹欧洲画片。这种资源、文脉,只有上海才能提供啊——当年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现在回头看看,特意把旭东这件临摹作为展览的起始。一幅旧画片,一件临摹,我们和‘文革’的关系、‘文革’上海与民国上海的关系,民国上海与欧洲绘画的关系,就都在了。”

这是个完全不呈现资历、职衔、成就、金钱等等“艺术权力”信息的画展,只有三个老哥们四十年来的画布情结。在艺术教育完全停顿,文化信息极度匮乏的时期,像上海这样的都市,仍然有真挚敏感的青年曲折传递着艺术的文脉。对比今天艺术界过量的信息及其价值迷失,显得另类而真实。开幕式上,陈丹青首先介绍他们仨当年的私塾老师:旭东的老师颜文樑,早年留法前辈,苏州美专创办者,已故去多年;陈丹青的中学启蒙老师章明炎已届八十高龄,特意来到展场;韩辛的老师,是当年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首席才子魏景山。三人共同的老友陈逸飞如果健在,一定也会出席这富有纪念意义的画展。当天的晚宴像是一场家宴,师长同学、亲朋好友凑了十桌,三个人挨桌敬酒,就像高考中第,春风得意的准大学生。

林旭东、陈丹青和韩辛都喜欢德拉克罗瓦的《但丁之小舟》,“四十年的故事”开展前,韩辛特意创作了《向德拉克罗瓦致敬》,原作中的小舟变成了汽车,舟上的但丁,变成了他们三兄弟。 (受访者供图)

少年:黑画、黑帮

1970年,陈丹青17岁初中毕业分配到赣南落户,每次干农活儿累到天黑,想想一辈子待在山沟,心里绝望极了。林旭东比陈丹青大一岁,早一年到赣北农村插队。过年回上海探亲,朋友跟他说,有个叫陈丹青的也在江西插队,速写特别好。一天夜里,旭东骑车来到丹青在石门一路的石库门老家三楼,少年丹青捧出厚厚的人物速写,两人一见如故。

转年,陈丹青患了肝炎,回沪上养病,一天和父亲散步,在淮海西路林寓附近巧遇林旭东,聊得投机,从此就腻上了,不想竟莫逆相交四十年。

韩辛比陈丹青小两岁,性格率真,目空一切,早早在沪上江湖美术圈享有“神童”之名。1969年林旭东下乡时,14岁的韩辛还沉浸在艺术的梦中。他在一本“文革”前的《美术》杂志上看到《格尔尼卡》,当下发誓:将来我就是毕加索。

陈丹青很早就认识韩辛,韩辛对两人的初识情景记忆犹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简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