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探索】刻章救妻:为何会陷入道德两难?

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丹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因诈骗罪受审。为何我们会对一个毫无争议的违法行为动容?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廖丹的故事和道德心理学著名的两难情境“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如出一辙。

2012年7月16日,北京,廖丹向东城法院退还全部案款,款项来自于捐款,希望获得法庭宽宥。 (杨会/CFP/图)

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某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因诈骗罪受审。为何我们会对一个毫无争议的违法行为动容?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廖某的故事和道德心理学著名的两难情境“海因偷药”的故事如出一辙。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墓碑铭文

道德虽令人敬畏,但在每个人心中却有不同的执行标准。正是对于道德的不同标准使得人们在看到丈夫为救妻用假章骗医院17万的新闻感慨万千。这个故事和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著名实验中的故事如出一辙。这个实验让人们对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新的看法。

你的道德水平出于哪个阶段?

故事还得从在20世纪50年代讲起。科尔伯格为了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使用了一个现在最为心理学教师所喜爱的(也因此不断出现在心理学教材、论文中)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一个叫海因兹(Heinz)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

然后科尔伯格便询问研究参与者,此人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和一般人看到这个故事的反应不同,科尔伯格关心的不是“该不该”,而是“为什么”。因为“为什么”是这个人做道德判断时的推理。他根据人们不同的道德推理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阶段:前习俗道德(preconventional morality)、习俗道德(conventional morality)和后习俗道德(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

前习俗道德水平的道德推理是基于他律的和自我利益的规则来进行。出于这一水平的前一阶段,对道德的判断标准来自服从和惩罚。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可能会认为海因兹偷药是错的,因为他违反权威所制定的规则(即法律),在他们看来,服从权威是对的,不服从就错了,因为不服从会被惩罚。

稍大一点儿童则开始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道德判断。他们会认为海因兹的行为无所谓对错,只要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就行。如果他爱他的妻子,挽救他的妻子符合他利益,则他偷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