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一个城市与污染的战争

在此次无锡市的治污风暴中,滨湖区总共93家化工企业,今年要关闭32家,到明年年底,共有82家化工企业将从邹心桥的名单上消失。

“苏南模式”的另一面是严重的工业污染。无锡,这个太湖之滨的“苏南模式”代表,在与污染战斗十年之后,再次站到了治污的起点。这一次,在环保、土地、产业升级的三重压力之下,基层政府从阻力变成了动力

 

污染导致蓝藻爆发,让昔日烟波浩淼的太湖变成了一锅粥  资料图片

    每天早上,68岁的吴寿鑫都会风雨无阻地推开窗户,观察下面一条名为“冷渎港”的河道,然后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下河面情况,这个工作他已经做了7年。7月28日,他的记录是“河水深绿,有蓝藻的臭味”。
    冷渎港是江苏无锡市城区的一条主要河道,和这个城市三千多条河道一样,这条河道周边地区分布着不少工厂和居民小区。在退休教师吴寿鑫的统计中,4月至6月,这条河道的黑臭率达到87%,最高是100%。
    受水污染之困的不仅仅是冷渎港,在这个城市的边缘,更大的麻烦需要解决,一个月前,因为经历“蓝藻事件”,太湖的污染备受关注。在此次水危机中,数百万无锡市民无法正常饮用自来水。
    自1990年代以来,对太湖污染的治理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常规性工作,并为此花费了数百亿元,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工作并没有太大成效。如今,这个以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而出名的城市,开始痛定思痛,再一次发起针对水污染的战争。
    治理太湖污染的责任显然不能由无锡市一个城市来承担。在这个中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周围,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5个中心城市构成了一条环太湖城市带,这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也是工业密度最大的一个地区。环太湖流域贡献了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
    “水危机”过后,7月7日,江苏省在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源潮表态说,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哪怕GDP下降15%。
    深受污染之害的无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