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吗

日本、韩国、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并没有选择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那种“土地大集中、资本大投入、装备高科技、企业式管理”的模式,而是把着力点放在大力发展先进的生物科技和小型机械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鼓励农民开展家庭经营式的精耕细作。

责任编辑:戴志勇

(向春/图)

日本、韩国、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并没有选择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那种“土地大集中、资本大投入、装备高科技、企业式管理”的模式,而是把着力点放在大力发展先进的生物科技和小型机械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鼓励农民开展家庭经营式的精耕细作。

近年来,长城内外、塞北江南,农村土地流转活动持续升温。截至2010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5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4.7%。形势之好,成就之大,让各级农业部门非常自豪。

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异军突起”,使得近似“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农业生产,在窘境中突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状态。因为国家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所形成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并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持久“动力”,导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不得不严肃警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局面没有得到顺利的形成。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农业现代化的主流思路

针对当前“三农”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央不可谓不重视,地方不可谓不努力,为什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个“老大难”问题却长期得不到有效突破呢?

经过反复检讨,人们终于发现核心“病灶”很可能出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上。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人均仅为一亩多地,无论怎样精耕细作,整体经济效益都是微乎其微。甚至有人持一种近似绝望的论调:就算允许农民将自己的承包地用来种罂粟熬鸦片,也断然不可能发财致富!

因此,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都认为:如果能够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温柔”路径,让零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静悄悄”地向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并形成规模经营的话,生产资料细碎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学技术推广难、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农民增收慢等长期困扰“三农”的许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农业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就会指日可待。

正因为这种价值取向的不断“发酵”,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开始高调登台,而且经常性地在主流媒体中被誉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然而,当问及什么是“农业现代化”时,不少干部则朦朦胧胧甚至晕晕乎乎,并不能真正把握其基本的内涵特征,表现出人云亦云的随意性与生搬硬套的非理性。

根据我的调查,多半的党政干部主要是通过这样几句非常时髦的口号来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即“用现代工业经营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有一种说法:农业现代化就是“主体多元化,核心科学化,特征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