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3年】新医改之后怎么改改了基层改城市,用完计划用市场

新医改三年,开出什么药方?是否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疑难杂症见效?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政府主导,市场让位。显而易见的改革成效是,对医疗的财政投入剧增,医保覆盖到全民。但未来的挑战同样严峻。

责任编辑:顾策 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敏夏

2012年8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就医人员在排队等候挂号。当日晚8点开始,协和医院可以挂三天号。 (CFP/图)

编者按: 新医改三年,开出什么药方?是否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疑难杂症见效?

1985年放权让利的市场化医改之后,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政府主导,市场让位。显而易见的改革成效是,对医疗的财政投入剧增,医保覆盖到全民。

但未来的挑战同样严峻:如何让大医院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如何为社会资本打开大门,如何让管医院的和办医院的各干各的事情?答案恐怕将再次回到市场化的轨道上。

为了探索下一步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各种试点。南方周末选取其中两个加以记录:一为“管办分开”目前最彻底的成都,一为最先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的深圳。两处试点,各有得失,以为改革提供镜鉴。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迄今各国都没有完美方案。中国能做的,诚如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组成员刘国恩所说:“不改革看不出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2012年9月17日上午,国新办在北京召开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进展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宣称:2009年3月新医改启动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五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三个月前,国务院医改办在其起草的一份总结报告上也作出了类似的乐观结论。国务院医改办是2008年12月为统筹协调新医改相关工作而成立的新机构,与以往医改主要由卫生部推动不同,新医改参与部门多达20个,发改委系统的主导权明显增强。

但在学界、基层医改参与者中,对新医改成效的判断却有另一种声音。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他考察基层之后撰写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写道:新医改加大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对公立医疗机构定岗定编、财政保障医务人员工资等把公立医疗机构恢复为传统国有事业单位的做法,无助于降低城乡居民的医疗负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事实上重回了计划体制,“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可能卷土重来。

新医改三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来推行的“药方”是否能收得奇效?

2012年9月1日,北京,朝阳医院实施医药分开试点改革。 (CFP/图)

从市场化到政府主导

在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几乎每隔十年,就有一波事关改革方向的争论发生。争论的核心无非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强调公益性还是强调效率。

1985年启动的第一轮医改,其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这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成了此后20年里的主旋律。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发,继续强化这一市场化方向,其中对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国企改革思路一致,以“放权”和“医院自负盈亏”为核心。

但在权力下放的同时,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却逐年下降。而医院的逐利冲动演化成了种种乱象,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引发了人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