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交所的做市商算盘 “中国金价”如何实现?

背靠巨大的中国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稳坐全球黄金现货交易量老大的宝座。眼下,它正试图“拓疆辟土”,培育黄金做市商,谋求定价权。但对于它正在进行的尝试,市场反应并不热烈。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庞航宇

金交所借鉴外汇交易中心模式,积极发展黄金场外市场。 (翁磊/东方IC/图)

背靠巨大的中国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稳坐全球黄金现货交易量老大的宝座。眼下,它正试图“拓疆辟土”,培育黄金做市商,谋求定价权。但对于它正在进行的尝试,市场反应并不热烈。

机构黄金交易又添新渠道。

2012年1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金交所”)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合作推出银行间黄金询价业务,探索在交易所之外的银行间市场交易,这是金交所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也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扩张。

所谓的黄金询价业务不同于以往的撮合制交易,撮合制交易往往是小额多笔成交,每笔仅有几公斤,缺点是无法短期锁定价格,并容易引起市场波动。若要满足银行间的大宗黄金交易,就必须采用国际上惯用的询价模式,由做市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报价,并按这些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一切买卖要求。

新推出的两个黄金询价交易品种正是目前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现货品种,而首批获准参与的20家银行,基本覆盖了国内黄金交易活跃的银行。

对于金交所的此番变化,外媒将此视为“中国金价”的实现路径,扩大以人民币计价黄金的影响力。但是,中国离掌握黄金定价权,究竟还有多远?

定价权如何不请自来

“中国金价”还要靠市场认同来实现

根据金交所统计数据,2011年该所黄金现货交易量达7438.5吨,交易额达2.4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和53%,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市场。

不过,金交所的头把交椅仅仅指交易所范围,而国际黄金交易的重头部分均在场外进行,以伦敦为代表的场外市场——采用询价模式的做市商市场,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