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现实里 2012年作者纪录片印象

国内纪录片超常规发展的真正幕后推手,正是国家的纪录片产业扶持政策,政府主管部门继电视剧和国产动漫产业之后,又为纪录片打造了一块诱人的“政策洼地”,而纪录片真正的繁荣,也需要更加丰富和多元内容和题材呈现。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千锤百炼》即将剪辑完成时,片中的“配角”——两位选手的教练齐谟祥宣布,将参加职业拳击比赛。得知这位告别业余拳坛近十年的选手,突然要参加强度更高的职业比赛,导演团队大胆地放弃了原先的结构,把齐谟祥作为全片的第一主人公。虽然齐谟祥最后输给了日本选手,但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陈晓卿/图)

按照政府规划,青龙村将一分为二,杜银花非常焦急。一方面,她找到移民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另一方面,她希望把登记在自己名下的青龙村教堂的房产做成拆迁补偿。纪录片《青龙教堂》出自“体制内”导演,片中时而看到的是精神层面崇高的教义,时而又是现实里的一地鸡毛。

国内纪录片超常规发展的真正幕后推手,是国家的纪录片产业扶持政策。

虎虎,6岁,家里最有学问的人

55岁的查晓原是北京邮电大学“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1982年分配到宁夏电信局。如果按照社会给他规划好的路线,他现在应该是移动或者联通某个分公司的老总。然而,一段支教经历改变了查晓原的人生轨迹。

2004年8月,查晓原到西海固地区海原县做了一年义务教师。“在这儿,我见到了真正的西北,真正的中国乡村。”他开始尝试着用DV摄像机记录下自己生活的这个村庄。

老查有几个电视台的朋友,在技术上能得到一些指导,他决定自己拍一部纪录片,“以前我看到电视里播过一些关于乡村的纪录片,我觉得自己拍得能比他们好”。此前查晓原曾经下海经商,有些积蓄,经济上的压力不是特别明显。

海原县九道村6岁男孩虎虎成了查晓原的主人公。虎虎出生后不久,就被父亲遗弃,母亲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农民,平时只有姥姥、姥爷照顾他。虎虎2012年上了学前班,影片开始的背景声音是他背诵的课文,“小河流水清又清……”画面是荒凉的黄土高原,虎虎正和母亲一起挖草药。这里贫瘠得仿佛被世界遗忘了一样,影片用直接电影的方法,平静地记录着这个西海固人家的起居。

贫困并不是影片表现的重点,虎虎身上的积极和达观是真正吸引人的部分。这个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承担家族中男人的责任:放羊、喂牛、挖甘草发菜、收土豆、拾柴火……物质匮乏丝毫没有改变他乐观的天性,院子门口有几块砖,他就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把它铺成宫殿,躺在上面,像个帝王;春天果树花开了,虎虎找来一段绳子,爬上树去造一个秋千,喊小伙伴们过来享受。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可以把自家的鸡蛋放到树梢鸟窝里,也可以不知深浅地把土蜂窝招惹一下,尽管后果是被蜂子蜇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甚至他生病时,作为家中“最有学问的人”,会向家里人不容置疑地交待:“先给我找一片安乃近,要是等一下还不行的话,你们再给我来两片四环素。”

多年前,侯德健为了比照台湾和大陆的人文生长模式,打过一个比方:在温室里,撒下一万颗种子,会成活九千九百颗,而在原野上,撒下一万颗种子,也许只有一百颗发芽,然而事情的不可思议之处正在于此——温室里的树苗最高只能长到温室的顶部,而原野上的新芽一旦成长,就会参天。这个比方完全可以移植过来比喻东部发达城市和西部乡村。

2012年的“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把最高荣誉授予《虎虎》。

《虎虎》打动人的并不是虎虎的不幸,而是这个6岁男孩的乐观。 (陈晓卿/图)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真实吗

颁奖现场,查晓原显然对结果有些意外,这是他第一次得到纪录片最高奖项的鼓励。老查自称只是一个纪录片爱好者,他甚至不知道制片人在摄制组里的作用。在国外,像老查这样用心记录社会,以一个人为中心完成作品的纪录片工作者有个统一的称呼,叫“独立导演”或“独立制片人”。

十多年来,国内的独立制片人屡次在国际电影节展上有所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