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街坊英雄

致敬之年度电视栏目

 

“应该说,街坊邻里过多地把陈扬当成广州的代言人是不太正常的现象” 图片由节目组提供


    2003年9月,叶青到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做执行总监,办《新闻日日睇》这个栏目,朋友施洪涛向她推荐了一个人:陈扬。
    10月,53岁头发花白的陈扬去试镜。叶青随意找了一份报纸,陈扬便对着镜头开读……面对的仿佛不是摄像机,而是一群市民。
    2004年2月,《新闻日日睇》开播,节目收视率低到0.001,而到了11月份,收视率飙升到5.0,这意味着每天有四五十万广州人在看这个“老头儿”。
    T恤、军裤、登山靴,陈扬上节目的着装。电视里,他一脸严肃,总会提醒你:“我土,请原谅我没文化。”他从不在荧屏里叫你“观众朋友”,而是一口一个“街坊”。人们也不叫他“陈扬”,而是“陈Sir”。
    陈扬偶尔会说几句狠话,有些话差点让他下岗。幸亏叶青上下疏通,陈扬才侥幸留下。某段时间,《新闻日日睇》中,陈扬一反平民打扮,身着一袭黑色西装登台,正儿八经拿着稿子照念。人们猜测这是他在表达某种抗议,而陈扬说:“那不是我。”
    区区数月,成功来得好容易,但作为电视人,陈扬实际上是个新手。
    从1981年到2003年,陈扬的新闻职业生涯很长,却基本是一个广播主持人。
    18年前,广东电台一位上司交给陈扬一个秘密任务:“调查广州到底多少人在听广东台。”结果一出,数据令人震惊——几乎全民听外电。
    按上司要求,陈扬叫来3个朋友,拿出全部积蓄,买了一部录音卡座。这间密封屋子里,他们做了六七个小时的节目样本:新闻、广播剧、流行音乐,还有倾谈节目。当时,这是中国大陆绝无仅有的。
    在广播电台,由于各种原因,陈扬的节目一个接一个地停掉,或换了主持人。听众胡荣华记得,陈扬曾这么解读“群众”的“群”字:“左边是一个‘君’,右边是一个‘羊’。”
    节目一再遭停后,广州电视台才成了他的新起点。
    2005年5月14日,一架涂有“新闻日日睇”字样的直升机,直飞同德围。那天,陈扬像一个“战士”,穿着“迷彩服”,手持对讲机。
    “新广州人”也许并不熟悉同德围。1990年代,广州修建地铁。大批“老广州”搬到满是一片片菜地的近郊落户,这里就是同德围。十多年后,同德围路上车堵,治安差,抢劫在那里常有发生。人们看病,就近找不到好诊所,还要驱车来广州市区。“还没到医院就死掉。十几年了,这一直是我心中的痛,这个城市太不讲理了。”陈扬这个“老广州”说同德围的人是“家破人没亡”。
    飞机一到同德围上空,街道上的居民抬头一看,天上是他们的“陈Sir”。同德围专题播出后,又是一阵热浪。很多网友说,陈扬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航拍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它可以扩大整个社会对问题的重视。”陈扬说。而叶青认为:“这是第一次从零碎的民生新闻走向专题策划。”
    陈扬说话有时候比较冲。2007年6月2日的《新闻日日睇》中,他指着一幅照片说:“河南一个县委大楼。建得像是人民大会堂一样,可能是想当皇帝了吧。”还有:“肉价涨、油价涨,我仿佛看到了通货膨胀的黑影;万一不幸言中,又是强硬的行政调控。”
    今年有一段时间,屏幕上突然不见了陈扬的踪影,引发了无数以担心为主题的猜测,随后陈扬突然又回来了……
    他的一切行动,似乎都在刻意挂个标签:“民意代言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谭天说,“我们不要把陈扬拔高,陈扬是电视台的一个符号,但他不是法官,不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说,街坊邻里过多地把陈扬当成广州的代言人是不太正常的现象。”
    而中山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杨小彦认为,在观众眼中,陈扬俨然成了“街坊英雄”,比如,今年三四月,广州晓园社区居民的防盗网遭到野蛮拆除,经过陈扬强有力的报道,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如果仅仅关注民生,《新闻日日睇》不会构成那么大的影响力。”杨小彦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