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刺泡沫,防风险 中国央行:艰难的平衡游戏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意外迈出“最后一步”之际,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变化,以及觊觎一旁的各路投机套利资本,央行出手打造的“防波堤”和“保险阀”能否抵挡市场通缩和企业违约形成的“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汪乐萍

央行会维持一个中性的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等多目标之间艰难平衡。 (CFP/图)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意外迈出“最后一步”之际,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变化,以及觊觎一旁的各路投机套利资本,央行出手打造的“防波堤”和“保险阀”能否抵挡市场通缩和企业违约形成的“恶性循环”?

“明斯基时刻”?

市场化违约与货币紧缩的双重效应下,中国进入市场繁荣和衰退之间的转折点?

2014年一季度,在一系列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多重扰动下,中国金融市场开始弥漫着某种莫名的紧张气氛。

随着央行在3月17日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空间由1%扩大至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其后一周跌幅达到创纪录的1.2%。一季度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达2.64%,接近去年全年2.9%的升值幅度。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8日报道,一旦人民币离岸汇率跌破1美元兑6.2元人民币时,押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投资者将夜不能寐,以那些购买“可赎回的远期合约”对冲升值风险的企业家为例,他们很多来自大陆和台湾,这一回他们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汇市动荡不安,资金市场也开始闹“钱荒”,企业则感到贷款难。

链条是这样传导的,春节以来,央行连续12期以正回购方式回收流动性,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扬,银行“首当其害”,为了保持流动性,银行要么接受高价资金,要么收缩信贷;而后者对那些大喊缺钱、以借新还旧维持,依赖信贷苟活的资金饥渴型企业无疑是釜底抽薪。

银行一抽贷,坏消息接踵而至: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超日债违约”打破中国债券市场零违约神话,接着浙江房企兴润置业和山西民企海鑫钢铁巨额信贷违约等一系列消息传出,令市场的担忧情绪加剧。

指望政府出手,别逗了。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央行数次摆出“不介入”的冷脸,随后其官员更是在各种场合“自然”表态,被外界视为央行将不再为“市场化违约”兜底的信号。

恐慌之下,连银行也难以幸免,3月24日,江苏射阳农商行部分网点突遭数千储户集体挤兑,在银行董事长亲自押送数千万元现金到场处理的情况下,才得以迅速平息。

更令市场担心的是,在一系列“资金紧缺”的背后,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正大幅滑落,显示经济增长势头调头向下。

数据显示,1-2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2013年12月的9.7%下降至2014年1-2月的8.6%,这是5年来最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从去年12月的13.6%下降至1-2月的11.8%,这是10年来最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去年的19.6%下降至1-2月的17.9%,这是12年来最低;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而最新公布的汇丰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数据更是跌至48.1%,也创下8个月来新低。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将此归纳为:“由于中国经济体内前期过度负债和投资所带来的资产泡沫难以持续,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信贷紧缩,中国正在接近‘明斯基时刻’。”

在这一悲观预期下,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两年内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以上,会下降至5%左右。并认为这一增速放缓将严重冲击到全球经济,令全球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这一“末日预言”般的悲观论调,是近期“唱衰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由于国际投行的看法常常影响到国际资本走势,于是,在流动性紧缩和实体经济增长下滑的双重背景下,投资者仿佛惊弓之鸟,惶惶不安。

在债券市场上,截至3月26日已有48家企业推迟债券发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