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盯着华润的眼睛 宋林的“敌人”们

华润集团原董事长被查,新闻界面临这样的思考:记者举报官员是否具有职务行为性质?是否应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如何确保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实际上,记者的本职工作就包括监督。公开的报道,就是最好的举报。

责任编辑:苏永通 朱红军

(何籽/图)

编者按:华润集团原董事长被查,新闻界面临这样的思考:记者举报官员是否具有职务行为性质?是否应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如何确保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等等。简而言之:职业记者如何行使公民的检举权?

南方周末记者通过采访华润案的主要举报人和报道者,力图还原从张新明案到华润案的发展过程,并记录其中的媒体表现,特别是报道者如何向举报者转变,以及对此案产生的影响。

除了采访调查记者群体和传播学专家,南方周末还向国内一线的调查记者发放了调查问卷。业界和学界对网络反腐多持谨慎态度,主张无论报道还是举报,都应当符合新闻专业主义规范,谨守职业伦理道德底线。

实际上,记者的本职工作就包括监督。公开的报道,就是最好的举报。

2014年4月17日晚,中纪委在官方网站公布,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持续两年多的举报华润“接力赛”终于迎来了看似“胜利”的节点。但和当年刘铁男案所激发的对于记者举报反腐的一片赞扬不同,分歧和复杂性也开始显现。

在尘埃落定前的一个月,2014年3月20日,原《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网易真话频道发表文章《新闻做空者》,提出有着“云壤之别”的两种揭黑报道,“一类是做空,一类是坐实”。

这位曾举报刘铁男的前调查记者,批评了接力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的三名记者,指出:本来仅是山西商人张新明、吕中楼两人之间的矛盾,一方花钱攻击另一方,华润被强拉进来,“私怨成了公仇”。

私怨说,点燃了其他当事人的反驳,而举报华润接力的更多细节也在论争中浮出水面。

从张新明查到华润

复盘华润举报门,要回溯到2010年的山西首富张新明案。

2010年10月22日,紫荆网记者吕英杰发表了一篇报道称“山西首富张新明伪造护照非法出境被公安部门通缉”。紫荆网据称是一家香港媒体。

几天后,《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记者夏子航的报道,“前山西首富山西金业煤焦集团董事长张新明遭悬赏500元通缉”。

这是夏子航唯一一篇与张新明有关的报道,他没有去现场采访。他的同事黎光寿随后接手了报道,去了山西。半个月后,黎光寿在《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了“四段人生隐现煤商黑金非典型路线”一文。

当张新明被悬赏500元通缉时,李建军刚刚从《山西晚报》离职进入《成都商报》,负责东北、华北片区的报道。

黎光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对张新明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梳理后,他发现了好多疑点,但光是调资料都需要花很多钱,报社不可能支持,正好李建军要做调查,就把一些数据给他了。

财经记者们发现的内容包括“山西首富”张新明的灰色发家史以及官商勾结黑幕。作为一名对财经报道并不擅长的“调查记者”,李建军对张新明的财务报表毫无新闻敏感。但他的优势在于,他对山西煤矿政策的熟悉和在监管领域的丰富人脉。

李建军说,促使他决心一查到底的原因是,张新明受时任山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