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0140522)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你看到正义伸张了吗

回应“举报人不是我”

2014年5月15日《南方周末》特稿

朋友曾任某单位办公室主任,有次无记名投票考评领导班子,他还在选票后面做了记号。结果因主要领导得票有近三分之一“不称职”,怀疑是他搞的鬼,朋友只好说出自己的选票上有“王”字为证。领导通过手段看到票后,果真划的是“优秀”,朋友这才躲过一劫。

本着明人不做暗事的原则,当年单位公开选举书记,因为程序不符(先是无记名投票,落选后又举手表决,第一次未过,又搞了第二次表决),本人遂实名向上级反映,结果把自己即将提拔中层的机会落空。领导说,这种“刺头”绝不能重用。同样“因为看不到正义伸张才罢手”,后来每遇领导班子述职考评,我从不参加,以免出现“不称职”结果时怀疑到我头上。相信时下像我这种人不在少数。

山西长治❘阎树平❘教师

我不敢喝“直饮水”

回应“自来水早日直饮”

2014年5月15日《南方周末》自由谈

胡逸先生呼吁无锡率先实现自来水直饮,听起来很美,但做起来恐怕很难。不过古人有言在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看来关键还是在“为”。对于具备相当条件的城市,在新建小区试点,既可改善当地居民饮水,又可为将来其他地区的推广探索经验,何乐而不为?但是,自来水要实现直饮,只有硬件怕是不够,还得“软硬兼施”,这个“软”,就是受到老百姓真正信任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本人哪怕出差住宾馆,也从来不敢喝所谓“直饮水”。在一个三鹿奶、苏丹红、地沟油、毒豇豆……如雨后春笋般的大背景里,想说相信真的不容易。饮水安全和食品领域的当务之急,还是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那句话——要让违法犯罪分子承受付不起的代价,让失职、渎职人员受到躲不掉的惩处。

长沙❘鲁秉键❘市民

故乡有些失魂落魄

2014春节,回老家(贵州印江县木黄镇凤仪村),所到之处颇为惊心。一是灌溉渠。近几年无极端凝冻灾害,但建好不到三年却支离破碎:随手一抓,剩下的全是粉末;脚尖一踮,沟壁如瓜熟蒂落、顷刻散架。二是食用菌示范园。衣衫褴褛的棚内无菌,怎样长出18万的年产值来?建大棚,为何掘地三尺?难道石头比土壤更适合食用菌生长?我们就不能学学贵定音寨的“金海雪山”风景区?那样因地制宜的开发,既保护了青山绿水,也让乡亲的腰包鼓了起来。

迟子建说:“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生存。”我想:青山绿水,是泪洗过的良心;土地是故乡的魂,岂能让故乡失魂落魄?

贵州❘朱梁❘贵阳六中教师

“潜规则”消失也无踪

记得二十五年前,腐败尚未流行,走后门开始出现,但社会舆论对这类暗箱操作“潜规则”还是深恶痛绝的。那时我当中学校长,没人敢明目张胆写条子、找关系进学生。而今,重点中学的后门生比比皆是;类似“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无关痛痒的东西都印成红头文件,要紧的事儿都靠私下打招呼”等说法,连中学生也耳熟能详。可知这二十多年来,社会舆论变化不小,大家都把潜规则视为理所当然的了。

好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作“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的努力。最近习近平就说,要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这里提到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但愿潜规则也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内蒙古❘刘国仁❘自治区教育厅原副厅长

文献资料概不外借

近读沈艾娣教授研究山西绅士刘大鹏的专著《梦醒子》,留意到赵妍杰女士“译后记”里的一段文字:“我特意去山西省图书馆,数次与馆员、主任联系借阅馆藏的刘大鹏日记手稿,均告失败。这时,我才意识到此日记已经成为镇馆之宝,恐非普通人能读到。”读来真是心有戚戚。

记得多年前,《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向我约稿,希望我撰写晚清书法家杨守敬卷。杨守敬是湖北宜都人,湖北省内很多博物馆、图书馆都有他的书法及文献藏品。我想能为乡贤立传也算是功德事,满以为各单位会提供种种方便。没想到,跟杨守敬相关的文献资料概不外借,也不能复印照相,书法原件连看的机会都没有。这令我苦恼,研究者没机会接触到第一手资料,有资料的单位又没人去做研究,那这些文献资料放在库房里,除了占地方、耗经费,还要请专人来看护,何为来哉?

武汉❘沈必晟❘市纪委公务员

话来“化”去

会议进行中:A说,我们生态这项工作要求洁化、绿化和美化;B说,我们政法这项工作要求规范化、法制化和常态化;C说,我们创卫这项工作要求头三年细化、再三年深化,最后三年要制度化……如此话来“化”去,没完没了。某与会者也忍无可忍,脱口而出:“再过几十年,我们这帮人都要被火化!”

浙江永嘉❘郑阳❘街道人员

“甘蔗”最好两头甜

同一位处级干部闲聊公车制度改革。他说:“我希望早点搞车改。”原来他在单位配有公车和司机,过去可随便用车。2013年以来公车管理严格了,他平时公干不多,因此他那辆车经常在车库“睡大觉”。可是如果搞车改,他就能按职务、级别拿到车补。他说,这笔钱正好可以养他的私家车。由此看来,车改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位仁兄可谓吃了根两头甜的“甘蔗”。

李克强总理说,2014年将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期盼这项改革能从实际出发,最终达到有利公务、有利节约、有利遏制车轮腐败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按级别、按人头一发车补了之。

河南信阳❘卢汴生❘媒体人

感性史料入心入脑

中学历史教科书“叙述太概念化……没有故事和情节来吸引学生”,袁腾飞先生的这些话颇能引发我们学生共鸣。因为没有故事和情节,我们很难对相关史实有直观的感受,很多同学也就对历史课产生了恐惧心理。

吉林省档案馆近日公开了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档案,其中的《邮政检阅月报(二月)》记载了日本军人囗田国秋(囗表示文字缺失,该月报具体年份待考)的信件。“当下,我们正在执行大扫荡任务。本月10日开始继续烧杀共产军及共产村落,所有男子都被枪杀,此情此景实在悲惨。妇女及女孩们的哭喊声让人于心不忍。看见小孩子被扔弃等惨状不禁落泪,但是一想到这是敌国的孩子,长大了就不得了,于是一狠心将其扔到火中,在此村落杀死150人。”建议历史教科书多多引用此类能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的史料,较之抽象概括的“日军在南京屠杀我三十万同胞”,它们更易激发万千学子的求真精神、爱国情怀。

吉林❘肖云迪❘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

徐州有个中心城区

过去,上级领导到我们徐州,无论采取什么交通方式都会经过中心城区。而今徐州有了绕城高速,高铁车站、机场都在郊外,市委市府及主要市级机关搬到了新城区,几家五星级酒店也在城郊,这样上级领导无论是乘飞机、高铁还是汽车来的,到市委市府和下榻酒店都无需经过中心城区。由此,我担心高层领导可能抽不出时间专门到中心城区,这样也就看不到大多数徐州市民工作生活的环境,对民生状况连走马观花的机会都没有。

江苏徐州❘束为❘铁路员工

高原工龄政策未落实

我原来在青海玉树军分区工作,转业后在河南电力报社任副总编辑,常有曾在青海、新疆、甘肃等地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过的同志,反映高原工龄政策未能落实。经了解,我发现国办发(1982)第36号文件《转发国家人事局、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工作中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的通知》下发后,各省执行情况大不相同。

听说陕西是落实了,转业到青海的部队干部也说早就拿到了补助,江苏省更是抓住“海拔3500米以上”这个本质问题,在“苏人通(1999)53号文件”中规定:“曾在青海、新疆、甘肃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10年以上的职工,经调动到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后退休的,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82)36号、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2)32号文件关于曾在西藏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人员退休的有关规定,相应提高退休费标准。”而河南省则认定,此文只对在西藏工作过的职工有效,对曾在青海、新疆、甘肃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10年以上的职工,不提高退休费标准。

孰是孰非,还盼权威部门有个说法。

郑州❘王绥民❘中共党员

网络编辑:刘之耘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