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些失魂落魄

只有因地制宜的开发,才能既保护青山绿水,也让乡亲的腰包鼓了起来。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2014春节,回老家(贵州印江县木黄镇凤仪村),所到之处颇为惊心。一是灌溉渠。近几年无极端凝冻灾害,但建好不到三年却支离破碎:随手一抓,剩下的全是粉末;脚尖一踮,沟壁如瓜熟蒂落、顷刻散架。二是食用菌示范园。衣衫褴褛的棚内无菌,怎样长出18万的年产值来?建大棚,为何掘地三尺?难道石头比土壤更适合食用菌生长?我们就不能学学贵定音寨的“金海雪山”风景区?那样因地制宜的开发,既保护了青山绿水,也让乡亲的腰包鼓了起来。

迟子建说:“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生存。”我想:青山绿水,是泪洗过的良心;土地是故乡的魂,岂能让故乡失魂落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