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杯冰淇淋更多?

将一份2元的基金,变为二份1元的基金,并未带来任何财富的赠长,也不存在“让利”或者“回馈”于投资者。这只是一个视角游戏,让同样价值的东西看起来更便宜,从而吸引投资者购买。

投资者往往愿意购买更“便宜”的基金产品,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视觉”误差,能否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并不取决于基金价格的高低,而取决于基金的收益率水平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会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但实际上人的理性往往有限,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有时并不能真正计算出一个物品真正的价值,而只是使用比较表面、主观,或者是比较容易评价的标准来判断。不幸的是,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有一个著名的冰淇淋实验: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一杯有7盎司,但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另一杯是8盎司,但是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上去还没装满。受访问者更愿意为哪一杯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呢?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了用更多的钱买那杯看上去快溢出来的冰淇淋,虽然实际上它的量比装在大杯子里的量更少。
    在现实的投资中,我们常常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投资者比较愿意购买更“便宜”的基金产品。比如,在同类型的基金产品中,投资者更热衷于购买新发行的基金产品,因为通常新基金总是以“1元”面值发售,而老基金却是以净值进行申购,于是面对1元的新基金和3元甚至是5元净值的老基金,投资者常常会选择新基金,因为它看起来比较“便宜”。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视角”误差,能否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并不取决于基金净值(价格)的高低,而是收益率水平。
    举个简单例子,同样投入5万元,分别买5万份净值1元的A基金和2.5万份净值2元的B基金,一年后,如果二只基金的收益率都是15%,A基金的价格变为1.15元,B基金的价格变为2.3元,而投资者从两只基金上取得的收益却是相等的0.75万元。
    显而易见,真正决定投资者收益的是基金的收益率,而不是价格的高低。换言之,将一份2元的基金,变为二份1元的基金,并未带来任何财富的赠长,也不存在“让利”或者“回馈”于投资者。这只是一个视角游戏,让同样价值的东西看起来更便宜,从而吸引投资者购买。
    和购买一件商品需要比较“性价比”一样,投资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寻找更有“价值”的投资品种,也就是说去判断投资品种是否可以真正带来财富的合理增长。但是,同类商品可以通过价格来比较出贵贱,而金融产品的价格在某种意义上比较虚拟。
    举例而言,伯克希尔公司(Berkshire)的股价在由著名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收购时,公司股价只有十几美元,而到1983年时,股价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如果按照习惯性的评判原则,去选择更为“便宜”的投资品种,大多数人都会错过惊人丰厚的利润,因为伯克希尔的股价曾超过8万美元。
    因此,放弃“视角误差”,而去寻找真正能够带来稳健收益的基金产品,才是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花时间去寻找哪些基金更“便宜”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价值。
 (作者供职于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