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藏人在北京

藏人万玛尖措用“微妙”来形容自己二十余年的生活对北京衍生出的感情。“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过客,北京像个驿站。你想要去哪儿都必须要经过那个地方,要坐下来喝碗茶。”

责任编辑:李楠 冯飞

吾要,青海省玉树人,生于1963年,美术编辑,业余油画家。 吾要画画就在家里,基本在晚上,或用一些零碎的空隙时间。但他说自己随时很快进入状态。一进家门,左手一伸就能摸到一墙书,书架上一半以上是藏文书,而编者一列印有吾要名字的不乏少数。白天,他在民族出版社的藏文编辑室里工作。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藏人万玛尖措用“微妙”来形容自己二十余年的生活对北京衍生出的感情。“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过客,北京像个驿站。你想要去哪儿都必须要经过那个地方,要坐下来喝碗茶。”

黑暗被一束光点亮,深蓝色地毯上一无所有。在藏乐与银铃的交响中,舞者们以彩色沙粒作画,色彩斑斓。最后毁掉,一地散沙。

这一幕“坛城沙画”是一种藏传佛教的行为艺术。它在叙述生死轮回的观念:“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欲望,你的经验、记忆可以成就你一个非常灿烂的人生。但当你死之后,什么都带不走,其实也是让你放下那份执著。”

 

万玛才旦,青海省海南人,生于1969年,导演。万玛没能带我们去他的片场,因为他一直在藏区拍摄。和其他导演大同小异,他作息无规律,工作的时间一直长于生活的时间,忙起来一天20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在工作。工作室到家步行两分钟,因为就在同一个住宅区里。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旦巴,西藏拉萨人,生于1989年,厨师。 今年是旦巴来北京玛吉阿米藏餐厅当厨师的第4年。对于制作玛生(一种藏族主食),他已经很熟练了。盛上半个铜碗的糌粑,再和上奶渣和红糖,他一手让油壶倾斜滤出黄澄澄的酥油,一手向同一个方向搅拌着糌粑。他用手指在碗边划了下,尝了尝,笑得眯起了眼。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2014年4月20日下午,由万玛尖措编导的舞台剧《香巴拉》在798白玛梅朵艺术中心举行答谢演出。

十二三岁来京,万玛尖措在中央民族大学念附中、大学、研究生,一路学了十年舞蹈。早期的实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