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干春松:同一个中国,不同的梦想

今天我想从惊异、愤怒、羞愧、纠结几个词汇来讲。

 

 

今天我想从惊异、愤怒、羞愧、纠结几个词汇来讲。

胡林翼骑马看到一艘英国的战舰从长江逆流而上,惊异了。惊异的结果就是吐了一口血从马上掉下来了。当晚清的中国人看到了这个世界,最早看到的是舰船利炮,带给我们中国人的是惊异。这个惊异,就体现在胡林翼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人身上,居然掉下马。

第二个就是愤怒,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开放,不是我们主动的选择,是被他们的炮打进来的,我们就很愤怒,就要抗争。包括愤怒过头以后的一些反应,就是现在被广泛诟病的义和团这样的事件。那个时期的人,他们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一个曾经辉煌的五千年文明,被人打得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愤怒?

接下来就是羞愧。有书上这样说,羞愧就是赶不上别人的时候那种自然的心理的反应。有先进分子出现在身边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羞愧感。整个民族就会有一种羞愧感,觉得我们百事不如人。这样的心理反应,导致我们在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的时候,产生了很强的纠结感。一方面我们知道我们再不学,再不向西方开放,再不吸取他们的一些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资源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在这个世界上自立。但是我们情感上不愿意。

这四个词,可以大致概括晚清的中国人心理的状况。这样的心理状况,其实从某个侧面可以反映晚清的人接受西方人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梁启超先生有几个说法。一个,就是甄连,一个晚清大臣,他说我们跟西方人打,只是从气度上感觉不足,以为买个船、炮,就可以跟西方人抗衡了。接下来觉得制度上不足,因为买了船、炮以后,依然打不过,可能是制度上不足。所以有了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接下来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清末新政没有能力跟西方抗衡。改革的结果,就是1911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自己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民国成立以后的状况还不如晚清。为什么这么说?晚清的官员还有廉耻,民国的官员,简直是没有廉耻。改都改了,能做的都做了,船枪也买了,制度变了,新的国家建立起来了,依然不行。

怎么办?所以才有了五四先烈说,陈独秀说我们要有最后的觉悟,就是认为要从文化、国民性上进行改造。这就是我们经历了一个对彻底的传统的否定的阶段。所以理智上我们要否定。这种现象,我们从鲁迅、从胡适这样一些人身上,都能看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创新?创新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认识到百事不如人这样一个局面。百事不如人最后的一个结果,康有为都提过,日本人曾经引进外国一些猛男,让我们人种上来一个飞跃。这样的主意我们都想到了。这是我们的一个背景,了解我们现在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会有五四文化这样对自我的一个全盘否定。

第二个,就是趋同、多样。先是气度、制度、文化的差异。我们认识到,现代化不是一个单面的变革,而是一个有生产技术、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方式的东西。我们要改变的,不是某一方面。张之洞的西学为用,其实就是在那套东西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东西变一变。

但五四运动以后,我们认识到不是一个单面的改革。现代性的这个过程,西方社会学界里最经典的一个人,就是马克思,他写过一段话,他说现代化的进程,在世界的历史上就像一个铁笼子,就像一个铁锁绞在那个地方,你进去,是躲不开的,所有国家都躲不开。当全球性的市场建立以后,你自己就不自觉地被掉进了这样一个格局里,而且你没有挣脱的可能。

所以经典的现代化研究,经常会说先发、后发。就是有些国家走在前面,我们跟在后面。以前民国的时候大家会说美国的、英国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会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总是照着别人的今天去奔,没有自己的今天。这个是一个经常见到的一个东西。

昨天在同济大学讲演,他们问我,你们做儒家的就是瞎操心,现在世界上明明有那么成熟的制度、体系,你还要想人家的事,就直接学过来就成了。2008年奥运会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连做自己的梦都不行了。冬奥会马上要开始了,我希望口号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我们中国曾经学美国,学苏联,变成美国变成苏联了吗?我们现在不依然是中国特色吗?

第三个词,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每个中国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为这个整体的文化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创造的成果,肯定是个合力。这个事情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事情。就是你在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你不一定知道。

现在很多人说,我们创新,要看我们存量是什么,有的东西是什么。最大的传统,就是五千年的传统,这个我们躲都躲不开。无论你的制度怎么被摧毁、制度化的儒家怎么被解体,但是你身上积淀下的文化因子,就在你身上变成你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比如我们从五四运动开始一直在批评“孝”,中国的养老金的缺口那么大,你看见老人在街上流浪了吗?没有。因为那么多家庭在孝的精神的感召下默默为国家解决了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这就是传统的力量。这五千年的传统,我们一定要把他用好、用足。

第二个传统就是现代国家的传统,1840或者1911年以后的传统,这是我们学习西方的传统。学习西方的传统,我们有坎坷、有错误,但是这些错误,都是必须的,我们不能期待一个正确的学习西方的态度,但是我们已经有那些东西了。台湾人说,在我们这边蒋介石都抬不起头,你们那边居然称上蒋公了。这就是海峡两岸的文化差异。

第三就是1949年以后的传统。很多人愿意把他捧上天或者愿意给他抹黑。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国家,1949年以后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我们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前三十年、后三十年,的确有变化,但是起码要认识到一件事情,现在为止,我们无论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起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二的强度。

但这个还远远不够,我们缺乏好的权利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我们都在摸索我们经常谈的中国的道路的问题。中国道路肯定会在这几个传统结合的基础上,摸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又保证了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权利、国家富强,又能兼顾这样一个未来的中国。

这大概是我们期待的中国,未来的中国肯定是同一个中国,不同的梦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