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时偕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时偕行,映射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大国责任的与时偕行。60年之后重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新的时代下寻求国家发展的逻辑选择。

责任编辑:曹辛 助理编辑 刘雨桦

2014年6月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中国驻印度大使魏苇(右)、缅甸驻印度大使吴昂钦梭(左)及印度外秘苏嘉塔·辛格共同出席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活动。 (新华社/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时偕行,映射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大国责任的与时偕行。60年之后重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新的时代下寻求国家发展的逻辑选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14年6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大会上,用《周易》中的一句话,形容当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席台下,是来自缅、印两国的代表,以及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近700个座位被挤得满满当当。而主席台上,习近平身后,端坐着缅甸总统吴登盛和印度副总统安萨里。纪念会则由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

以这样的高规格举办纪念大会,为中印缅历史上少见。此前,习近平已分别与吴登盛和安萨里进行了私下的双边会谈。

“不干涉外交”: 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借由这样的场合,和来自缅甸、印度的代表见面,对中国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缅甸和印度显然深谙其中道理。“经过印、中、缅三国的发展诠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现代的内涵,对于当前和今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印度副总统安萨里在纪念大会上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需要与时偕行”这一概念已多次被中国官方与学术界提起。

6月11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庆祝活动中,中国驻印度大使魏苇就曾说到要“践行、丰富和发展”,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原因是“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与60年前大不一样的时代”。

60年前的那个时代,并不是中国的“时代”:新中国刚成立,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仅有十几个。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黄仁伟看来,那个时候的中国“几乎没有外交”。

“当时这个原则的功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