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40710)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陈霞

N0.1 高考改革不能搞“暗室面试”

《新京报》 2014年7月7日 刘远举

(原文摘编)2014年,上海交大13个省市试点,考生的高考成绩仅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则分别占30%和10%。据说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不过,令人疑虑的地方颇多。

根据相关规则,考生在提前批中填报志愿,达到投档分数后,就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所谓学业水平测试,靠语外史地数理化生及思想政治与信息技术等十科,计算总成绩。

但是,高考的考纲是国家与高中学生的一个契约。据此,学生理性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与精力。现在这个契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一些本来不重要的科目的权重突然提升。

更令人心生疑虑的是综合素质测试。上海交大组建百人专家评审团,在测试中,3名面试专家与1名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试顺序、面试专家、考生都由学校监察处双盲随机抽签。

这让笔者想起了当年考研。当时,某学校政治辅导班就很火,其原因就在于是批改考卷的老师讲课,会传授一些典型的回答语句。通过这些语句,老师可以识别出那些上过培训班的学生,打分稍微松一些。上海交大“面对面”的交流,会不会也寻租呢?

高考是非常严格的,出题老师需要事先隔离、断绝通讯,直到高考结束,评卷时也是严防死守。那么,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综合素质面试,能做到高考一样的保密级别吗?出题的专家、百人专家团,有事先隔离,有断绝通讯吗?这其实是把高考的监督权降级、下放。

不可否认,高考在一些地方有串通舞弊、放水加分现象。但这需要的是严格执法,去堵住漏洞。如果说,这些明目张胆的舞弊是对高考制度的硬冲撞的话,那么,通过面试、综合测试等形式,把大学的入学资格交到少数人手上,则是一种软性的对高考制度的腐蚀。

【推荐理由】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于贫寒子弟,乃是最公平的阶层上升途径。真搞分数只做参考的美国那一套,就是底层的灭顶之灾。

N0.2 宋代如何处置通奸

《南方都市报》 2014年7月6日 吴钩

(原文摘编)几乎所有的文明体都曾将通奸入罪。从先秦至民国,中国一直设立通奸罪。通奸罪罚的演变趋势呈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